摘要 双(2-(2'-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
锌 (II) 配合物 Z
BZT 中的蓝移光致发光由二聚体结构产生,这是激发态中非桥连
配体周围的局域电子密度的典型特征。复合体的状态。
配体和配合物的平均衰减寿命分别为 4.8 和 3.0 ns,表明能量从
配体转移到
金属。与 Alq3 配合物 ϕAlq3=0.116 相比,在
DMF 溶液中观察到约 ϕZ
BZT=0.45 的 PL 量子效率。半经验 ZINDO/S-SCF-CI 计算支持非桥连
配体部分在控制光致发光特性方面的优势。两层器件结构中异常宽的白光 (FWHM ∼220 nm) 电致发光发射显示了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研究的活性层 Z
BZT/
TPD 界面之间形成激基复合物的特征。对于证实激基复合物形成的作用的活性层的不同厚度,验证了这种加宽的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