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nactin | 53485-4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nactin
英文别名
5,14-Diethyl-2,11,20,23,29,32-hexamethyl-4,13,22,31,37,38,39,40-octaoxapentacyclo[32.2.1.17,10.116,19.125,28]tetracontane-3,12,21,30-tetrone
Dinactin化学式
CAS
53485-47-5
化学式
C42H68O12
mdl
——
分子量
764.995
InChiKey
CTZNINKRTKCWG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7
  • 重原子数:
    5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 拓扑面积:
    14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nactin 、 copper dichloride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前体离子扫描模式的铜诱导的气相自由基裂解反应快速筛选聚醚离子载体的策略
    摘要:
    通过精确质量电喷雾串联质谱法(ESI-MS / MS)研究了铜(II)在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中的气相裂解反应的潜力,大环内酯类是链霉菌种产生的一类聚醚离子载体。铜(II)/铜(I)跃迁直接诱导[大环内酯+ Cu] 2+的α裂解,产生m / z 199、185、181和167的诊断性acy离子。基于这些酰基离子的前体离子扫描建立了UPLC-ESI-MS / MS方法,并成功地用于鉴定链霉菌粗提物中的异肌动蛋白(1),曲肌动蛋白(2)和四肌动蛋白(3)。sp。AMC 23处于前体离子扫描模式。此外,铜(II)还用于诱导羧酸聚醚离子载体尼日利亚菌素中的自由基断裂反应。产生的m / z 755和585的产物离子有助于鉴定链霉菌sp。粗提物中的尼日菌素。Eucal-26通过前体离子扫描实验证明,铜诱导的断裂反应可以潜在地快速,选择性地鉴定出不同类别的聚醚离子载体。
    DOI:
    10.1021/acs.analchem.6b028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cursor Ion Scan Mode-Based Strategy for Fast Screening of Polyether Ionophores by Copper-Induced Gas-Phase Radical Fragmentation Reactions
    作者:Eduardo J. Crevelin、Bruna Possato、João L. C. Lopes、Norberto P. Lopes、Antônio E. M. Crotti
    DOI:10.1021/acs.analchem.6b02855
    日期:2017.4.4
    on the precursor ion scan of these acylium ions was developed and successfully used to identify isodinactin (1), trinactin (2), and tetranactin (3) in a crude extract of Streptomyces sp. AMC 23 in the precursor ion scan mode. In addition, copper(II) was also used to induce radical fragmentation reactions in the carboxylic acid polyether ionophore nigericin. The resulting product ions with m/z 755 and
    通过精确质量电喷雾串联质谱法(ESI-MS / MS)研究了铜(II)在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中的气相裂解反应的潜力,大环内酯类是链霉菌种产生的一类聚醚离子载体。铜(II)/铜(I)跃迁直接诱导[大环内酯+ Cu] 2+的α裂解,产生m / z 199、185、181和167的诊断性acy离子。基于这些酰基离子的前体离子扫描建立了UPLC-ESI-MS / MS方法,并成功地用于鉴定链霉菌粗提物中的异肌动蛋白(1),曲肌动蛋白(2)和四肌动蛋白(3)。sp。AMC 23处于前体离子扫描模式。此外,铜(II)还用于诱导羧酸聚醚离子载体尼日利亚菌素中的自由基断裂反应。产生的m / z 755和585的产物离子有助于鉴定链霉菌sp。粗提物中的尼日菌素。Eucal-26通过前体离子扫描实验证明,铜诱导的断裂反应可以潜在地快速,选择性地鉴定出不同类别的聚醚离子载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