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methoxycarbonyl)coumaran-3-acetate | 76268-1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methoxycarbonyl)coumaran-3-acetate
英文别名
Methyl 3-(2-methoxy-2-oxoethyl)-2,3-dihydro-1-benzofuran-2-carboxylate
methyl 2-(methoxycarbonyl)coumaran-3-acetate化学式
CAS
76268-13-8
化学式
C13H14O5
mdl
——
分子量
250.251
InChiKey
ROLNCUQOCKBSF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6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ro[3,4-b]benzofurans: synthesis and reactions
    作者:Tim Traulsen、Willy Friedrichsen
    DOI:10.1039/b000619j
    日期:——
    with coumarin (1) furo[3,4-b]benzofuran 4 was synthesized using the Hamaguchi–Ibata methodology. Intermolecular Diels–Alder reactions provide compounds 5–8. In a [4 + 3] cycloaddition reaction with oxyallyl compound 9 was obtained. The C-annulated furans 16a (in situ) and 16b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similar methodology starting with 10a,b. In an intramolecular Diels–Alder reaction compounds 17a,b were
    从...开始 香豆素(1)使用Hamaguchi–Ibata方法合成了呋喃[3,4- b ]苯并呋喃4。分子间Diels–Alder反应提供5–8化合物。在[4 + 3]中,与氧基烯丙基化合物9的环加成反应得到。该Ç -annulated呋喃 16a(原位)和16b已通过类似的方法从10a,b开始制备。在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中,获得化合物17a,b。报道了使用半经验方法(AM1,PM3)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 / 6-31G *)对呋喃[3,4- b ]苯并呋喃在分子间和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中反应性的计算研究。
  • Novel indole-2-carboxylates as ligands for the strychnine-insensitive N-methyl-D-aspartate-linked glycine receptor
    作者:Nancy M. Gray、Michael S. Dappen、Brian K. Cheng、Alexis A. Cordi、John P. Biesterfeldt、William F. Hood、Joseph B. Monahan
    DOI:10.1021/jm00108a007
    日期:1991.4
    their ability to inhibit the binding at the strychnine-insensitive glycine receptor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NMDA-PCP-glycine receptor complex. All of the compounds were selective for the glycine site relative to other sites on the receptor macrocomplex and several of the compounds in this series were found to have submicromolar affinity for this receptor. The lead compound, 2-carboxy-6-chloro-3-indoleacetic
    制备了一系列吲哚-2-羧酸盐,并评估了它们抑制与NMDA-PCP-甘氨酸受体复合物相关的对苯丙氨酸不敏感的甘氨酸受体结合的能力。相对于受体大分子复合物上的其他位点,所有化合物对甘氨酸位点均具有选择性,并且发现该系列中的某些化合物对该受体具有亚微摩尔的亲和力。还发现前导化合物2-羧基-6-氯-3-吲哚乙酸(Ki = 1.6 microM对[3H]甘氨酸)非竞争性地抑制MK-801的结合,MK-801是受体上苯环利定位点的配体宏复合体。这些后面的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在对士的宁不敏感的甘氨酸受体上起拮抗剂的作用。讨论了吲哚-2-羧酸系列中的结构活性关系,并确定了该系列甘氨酸配体的几个关键药效团。通常,最有效的化合物是C-3乙酰胺,其中N-丙基-2-羧基-6-氯-3-吲哚乙酰胺具有最高的受体亲和力。
  • CHATTEREA J. N.; SANAI R. P., J. INDIAN CHEM. SOC., 1980, 57, NO 6, 633-636
    作者:CHATTEREA J. N.、 SANAI R. P.
    DOI:——
    日期:——
  • GRAY, NANCY M.;DAPPEN, MICHAEL S.;CHENG, BRIAN K.;CORDI, ALEXIS A.;BIESTE+, J. MED. CHEM., 34,(1991) N, C. 1283-1292
    作者:GRAY, NANCY M.、DAPPEN, MICHAEL S.、CHENG, BRIAN K.、CORDI, ALEXIS A.、BIESTE+
    DOI:——
    日期:——
  • Chatterjea, J. N.; Sahai, Radhika Pati,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80, vol. 57, # 6, p. 633 - 636
    作者:Chatterjea, J. N.、Sahai, Radhika Pat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黄曲霉毒素 D1 顺式-3alpha,8alpha-二氢-4,6-二甲氧基-呋喃并[2,3-b]苯并呋喃 阿莫拉酮 苯甲醇,-α--甲基-4-(2-甲基丙基)-,乙酸酯(9CI) 苯并呋喃,7-氯-2,3-二氢-2,2-二甲基- 苯并呋喃,4-氯-2,3-二氢- 苯并呋喃,2,3-二氢-3-[(苯基硫代)甲基]- 苯并二氢呋喃-4-甲醛 苯并二氢呋喃-4-甲酸 苯并二氢呋喃-2-羧酸 胆甾-8-烯-3,15-二醇,(3b,5a,15a)-(9CI) 盐酸依法洛沙 甲基氨基甲酸4-氯-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酯 甲基5-氨基-2,3-二氢-1-苯并呋喃-2-羧酸酯 甲基2-乙基-6-羟基-2,3-二氢-1-苯并呋喃-2-羧酸酯 甲基(2S)-2-乙基-2,3-二氢-1-苯并呋喃-2-羧酸酯 环丙基甲胺 灭草呋喃 氘代克百威(呋喃丹) 普芦卡必利杂质H 抗氧剂136 多特林中间体 呋草黄 呋罗芬酸 呋喃酚 十一碳烯 克百威 依法克生 他司美琼 人参宁 二苯基异壬基膦酸酯 二硫代双(甲基氨基甲酸)双(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酯 二[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重氮鎓]硫酸盐 二-2,3-二氢-1-苯并呋喃-5-基乙酸 乙基3-(7-溴-2,3-二氢-1-苯并呋喃-5-基)丙酸酯 丙硫克百威 丁硫克百威 [2H4]-2,3-二氢-5-苯并呋喃乙醇 [2H18]-丁硫克百威 [2-[2-氧代-5-(2,4,4-三甲基戊烷-2-基)-3H-1-苯并呋喃-3-基]-4-(2,4,4-三甲基戊烷-2-基)苯基]乙酸酯 [2,3-二氢-1-苯并呋喃-3-基(苯基)甲基]-二甲基-苯基硅烷 [2,2-二甲基-7-(甲基氨基甲酰氧基)-3H-1-苯并呋喃-3-基](Z)-2-甲基丁-2-烯酸酯 N-甲基氨基甲酸2,3-二氢苯并呋喃-7-基酯 N-甲基氨基甲酸2,3-二氢-2,2,4-三甲基苯并呋喃-7-基酯 N-甲基-[(2,3-二氢苯并[b]呋喃-7-基)甲基]胺 N-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2-基)甲胺盐酸盐 N-亚硝基羰基呋喃 N-[[(2S)-1-乙基吡咯烷-2-基]甲基]-5-碘-2,3-二氢-1-苯并呋喃-7-甲酰胺 N-[(2,2-二甲基-2,3-二氢-1-苯并呋喃-7-基)甲基]-n-甲胺 N-(吗啉基硫基)呋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