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1-(2,5-dimethoxyphenyl)-9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1-(2,5-dimethoxyphenyl)-9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1-(2,5-dimethoxyphenyl)-9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1H18N2O4
mdl
——
分子量
362.385
InChiKey
VEWUKSNJRMVUS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73.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1-(2,5-dimethoxyphenyl)-9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1-(2,5-dimethoxyphenyl)-9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鬼臼毒素连接的β-咔啉同类物的合成作为潜在的抗癌药和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摘要:
    通过将各种取代的β-咔啉酸与4β-氨基鬼臼毒素耦合,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鬼臼毒素连接的β-咔啉同类物。评估它们对一组人类癌细胞系(例如肺癌(A549),前列腺癌(DU-145),MDA MB-231(乳腺癌),HT-29(结肠癌)和HeLa(子宫颈癌))的抗癌活性)表明7i和7j是最具细胞毒性的化合物,对DU-145细胞系的IC 50值分别为1.07±0.07μM和1.14±0.16。此外,详细的生物学研究(例如细胞周期分析,拓扑异构酶II抑制,彗星分析,DNA结合研究和对接研究)表明,这些同类物是DNA相互作用的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DOI:
    10.1016/j.ejmech.2017.12.05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β-咔啉栓系肉桂酰 2-氨基苯甲酰胺作为 I 类选择性 HDAC 抑制剂:设计、合成、生物活性和建模研究
    摘要:
    在本研究中检测了 β-咔啉基序作为含有肉桂酸作为接头和苯甲酰胺作为锌结合基团的 HDAC 抑制剂的作用。已经合成了一系列 β-咔啉-肉桂酰胺偶联物,并评估了它们对不同人类癌细胞系的 HDAC 抑制活性和体外细胞毒性。几乎所有的化合物都表现出比标准药物恩替司他更出色的 HDAC 抑制活性。在测试的化合物中,与标准药物Entinostat (IC 503.87 ± 0.62 µM)。传统的细胞凋亡测定,如核形态改变、AO/EB、DAPI 和 Annexin-V/PI 染色显示7小时的抗增殖活性,而 JC-1 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观察到。细胞周期分析还揭示了细胞在 G 2 M 期和亚 G 1 /S 期停滞的典型积累。此外,化合物7 h在 HCT-15 上的免疫印迹分析表明选择性抑制 I 类 HDAC 2 和 3 同种型的蛋白质表达。化合物7h的分子对接分析揭示它可以与 HDAC
    DOI:
    10.1016/j.bioorg.2021.1054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DNA-Interactive β-Carboline-Oxindole Hybrids as Cytotoxic and Apoptosis-Inducing Agents
    作者:Ramya Tokala、Sowjanya Thatikonda、Usha Sree Vanteddu、Sravani Sana、Chandraiah Godugu、Nagula Shankaraiah
    DOI:10.1002/cmdc.201800402
    日期:2018.9.19
    A new series of (E)‐3‐[(1‐aryl‐9H‐pyrido[3,4‐b]indol3yl)methylene]indolin‐2‐one hybrids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in vitro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a panel of selected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namely, HCT‐15, HCT‐116, A549, NCI‐H460, and MCF‐7, including HFL. Among the tested compounds, (E)‐1‐benzyl‐5‐bromo‐3‐[1‐(2,5‐dimethoxyphenyl)‐9H‐pyrido[3,4‐b]indol3yl]methylene}indolin‐2‐one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E)-3-[(1-芳基-9 H-吡啶基[3,4- b ]吲哚-3-基)亚甲基]吲哚-2-酮杂种并对其体外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估对一组选定的人类癌细胞系,即HCT-15,HCT-116,A549,NCI-H460和MCF-7(包括HFL)具有抗癌活性。在测试的化合物中,(E)-1-苄基-5--3-3-[[1-(2,5-二甲氧基苯基)-9 H-吡啶基[3,4- b ]吲哚-3-基]亚甲基}二氢吲哚-2-酮(10秒)显示针对HCT-15的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其IC 50为1.43±0.26μ值米和GI 50 0.89±0.06μ值米。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不同的染色技术(如characterized啶橙/化乙锭(AO / EB)和DAPI)对HCT-15细胞系上10 s的凋亡诱导进行了表征。此外,为了了解抗癌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多种测定,例如膜联蛋白V-FITC / PI,DCFDA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