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soquinoline-1-carboxylic acid chloride | 180411-5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soquinoline-1-carboxylic acid chloride
英文别名
1-isoquinolinecarbonyl chloride;isoquinolinecarbonyl chloride;isoquinoline-1-carbonyl chloride
isoquinoline-1-carboxylic acid chloride化学式
CAS
180411-55-6
化学式
C10H6ClNO
mdl
——
分子量
191.617
InChiKey
IUTDICPUOGGCK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5.8±15.0 °C(Predicted)
  • 密度:
    1.33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ecf57417114748cc2c34eb7dc21afe1e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isoquinoline-1-carboxylic acid chloridenickel(II) sulfate hexahydrate双氧水三乙胺10-甲基-9-均三甲苯基吖啶高氯酸盐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N-(4-(4-bromo-1H-pyrazol-1-yl)naphthalen-1-yl)isoquinoline-1-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可见光介导的镍(II)催化的水中C–N交叉偶联:合成吡唑类化合物的绿色和区域选择性途径
    摘要:
    据报道,通过光氧化还原过程,镍(II)催化的芳基胺和吡唑之间的C–N交叉偶联是一种区域选择性的绿色方法。对于该反应,在水中在室温下于空气中进行,观察到中等至良好的产率。该策略为绿色合成含吡唑的生物活性分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此外,本报告提出了单电子转移机制。
    DOI:
    10.1021/acs.orglett.8b01395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喹啉羧酸草酰氯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isoquinoline-1-carboxylic acid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局部使用胱天蛋白酶1抑制剂治疗炎性痤疮的合理药物设计
    摘要:
    目前正在临床上研究白介素β抗体在治疗痤疮中的应用,痤疮是一种痤疮,一种皮肤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6.5亿人。抑制负责将非活性前IL1β裂解为活性IL-1β的蛋白酶caspase-1,可能是另一种小分子方法。该报告描述了尿嘧啶20的发现,一种有效的caspase-1抑制剂(在THP1细胞分析中为38 nM),用于局部治疗炎性痤疮。根据已公开的胱天蛋白酶-1药效团模型设计尿嘧啶系列,该模型涉及P1中的反应性战斗部对共价可逆抑制,P4中的芳基部分对细胞凋亡的胱天蛋白酶的选择性。可逆性通过酶稀释测定法或通过使用不同的底物浓度进行评估。除了经典的结构-活性-关系探索之外,还讨论并成功解决了局部给药方面的挑战,例如光毒性,有机和水溶解度,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皮肤代谢稳定性。
    DOI:
    10.1021/acs.jmedchem.8b000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ron-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Remote C(sp<sup>2</sup>)-H Carboxylation of Naphthyl and Quinoline Amides
    作者:Sandeep Kumar、Sourav Pradhan、Subhasish Roy、Pinaki Bhusan De、Tharmalingam Punniyamurthy
    DOI:10.1021/acs.joc.9b01184
    日期:2019.8.16
    Iron(III)-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direct remote C–H carboxylation of naphthyl and quinoline amides was developed using CBr4 and alcohol. The reaction involves a radical pathway using a coordination activation strategy and single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The use of sustainable iron catalysis, selectivity, and the substrate scope are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features.
    使用CBr 4和醇开发了铁(III)催化的萘基和喹啉酰胺区域选择性直接远程C–H羧基化反应。该反应涉及使用配位活化策略和单电子转移过程的自由基途径。可持续的铁催化,选择性和底物范围的使用是重要的实用功能。
  • Design and Discovery of Novel Antifungal Quinoline Derivatives with Acylhydrazide as a Promising Pharmacophore
    作者:Yu-Dong Yang、Ying-Hui He、Kun-Yuan Ma、Hu Li、Zhi-Jun Zhang、Yu Sun、Yu-Ling Wang、Guan-Fang Hu、Ren-Xuan Wang、Ying-Qian Liu
    DOI:10.1021/acs.jafc.1c00670
    日期:2021.8.4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fungicidal activity. Most of these compounds exhibited excellent fungicidal activity in vitro. Significantly, compound 2e displayed the superior in vitro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Rhizoctonia solani, Botrytis cinerea, and Fusarium graminearum with the EC50 values of 0.39, 0.46, 0.19, and 0.18 μg/mL, respectively, and were more potent
    受天然 2-喹啉羧酸衍生物的启发,合成了一系列含有酰肼、酰腙、磺酰肼、恶二唑、噻二唑或三唑部分的喹啉化合物,并评估了它们的杀菌活性。大多数这些化合物在体外表现出极好的杀真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2e对核盘菌、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和禾谷镰刀菌显示出优异的体外抗真菌活性,EC 50值分别为 0.39、0.46、0.19 和 0.18 μg/mL,并且更有效。多菌灵(EC50,0.68,0.14,> 100,和0.65微克/毫升,分别地)。此外,化合物2e可以抑制禾谷镰刀菌的孢子萌发。初步机理研究表明,化合物2e可引起细胞壁和液泡形态异常、线粒体丢失、膜通透性增加和细胞内容物释放。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2e表现出优异的杀真菌活性,可能是对抗植物真菌病害的潜在杀真菌候选物。
  • Copper-Catalyzed Electrochemical C–H Amination of Arenes with Secondary Amines
    作者:Qi-Liang Yang、Xiang-Yang Wang、Jia-Yan Lu、Li-Pu Zhang、Ping Fang、Tian-Sheng Mei
    DOI:10.1021/jacs.8b07380
    日期:2018.9.12
    electrochemical C-H aminations of arenes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undivided electrochemical cells, thereby providing a practical solu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rylamines. The use of n-Bu4NI as a redox mediator is crucial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mechanistic studies including kinetic profiles, isotope effects, cyclic voltammetric analyses, and radical inhibition experiments, the reaction appears
    电化学氧化是对需要腐蚀性化学计量化学氧化剂的传统方法的一种环保解决方案。然而,迄今为止,结合过渡金属催化和电化学技术的 CH 官能化主要限于使用贵金属和分离的电池。在此,我们报告了使用未分割的电化学电池在室温下铜催化芳烃电化学 CH 胺化的第一个例子,从而为芳胺的构建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使用 n-Bu4NI 作为氧化还原介质对于这种转变至关重要。基于包括动力学曲线、同位素效应、循环伏安分析和自由基抑制实验在内的机理研究,该反应似乎是通过单电子转移 (SET) 过程进行的,并且可能涉及高价 Cu(III) 物质。这些发现为使用氧化还原介质的过渡金属催化电化学 CH 官能化反应提供了新途径。
  • Anti-inflammatory medicaments
    申请人:Flynn L. Daniel
    公开号:US20050288286A1
    公开(公告)日:2005-12-29
    Novel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ose compound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are provided. In a preferred embodiment, modulation of the activation state of p38 kinase protein comprises the step of contacting the kinase protein with the novel compounds.
    提供了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新化合物和使用这些化合物的方法。在一个首选实施例中,调节p38激酶蛋白的活化状态包括将该激酶蛋白与新化合物接触的步骤。
  • 一类杂环化合物,其制备及用途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公开号:CN11137793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本发明涉及溴结构域抑制剂,提供了一种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可药用的盐、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阻转异构体、外消旋体、多晶型物、溶剂合物或经同位素标记之化合物(包括氘取代),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它们在制药中的用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