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8-bis((1,4,7-triazonanyl)methyl)naphthalene | 168330-8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8-bis((1,4,7-triazonanyl)methyl)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1-[[8-(1,4,7-Triazonan-1-ylmethyl)naphthalen-1-yl]methyl]-1,4,7-triazonane;1-[[8-(1,4,7-triazonan-1-ylmethyl)naphthalen-1-yl]methyl]-1,4,7-triazonane
1,8-bis((1,4,7-triazonanyl)methyl)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68330-83-4
化学式
C24H38N6
mdl
——
分子量
410.606
InChiKey
XGXALCUTKFRPP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54.6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8-bis((1,4,7-triazonanyl)methyl)naphthalene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新审视用第一行过渡金属将 CO2 还原为草酸盐:不可重复性、模糊分析和相互冲突的反应性
    摘要:
    由 CO 2构建更高 C ≥ 2 的化合物构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转变,其灵感来自大自然构建碳水化合物的策略。然而,使用对环境无害的还原剂控制二氧化碳形成的 C-C 键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在这方面,CO 2还原二聚成草酸盐是一种重要的模型反应,能够研究这种最简单的 CO 2偶联反应的机理。在此,我们提出了在 CO 2还原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陷阱,尤其是其还原耦合,基于已建立的 CO 2转化协议变成草酸盐。此外,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来系统地评估这些反应。基于我们的工作,我们强调了使用合适的正交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并提高了对氧化反应的认识,这些氧化反应同样会导致草酸盐的形成而不掺入 CO 2。这些结果可以确定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可用于定制未来的催化系统,并将促进整个领域的进步。
    DOI:
    10.1021/jacsau.2c00005
  • 作为产物:
    描述: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224 mg的产率得到1,8-bis((1,4,7-triazonanyl)methyl)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新审视用第一行过渡金属将 CO2 还原为草酸盐:不可重复性、模糊分析和相互冲突的反应性
    摘要:
    由 CO 2构建更高 C ≥ 2 的化合物构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转变,其灵感来自大自然构建碳水化合物的策略。然而,使用对环境无害的还原剂控制二氧化碳形成的 C-C 键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在这方面,CO 2还原二聚成草酸盐是一种重要的模型反应,能够研究这种最简单的 CO 2偶联反应的机理。在此,我们提出了在 CO 2还原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陷阱,尤其是其还原耦合,基于已建立的 CO 2转化协议变成草酸盐。此外,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来系统地评估这些反应。基于我们的工作,我们强调了使用合适的正交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并提高了对氧化反应的认识,这些氧化反应同样会导致草酸盐的形成而不掺入 CO 2。这些结果可以确定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可用于定制未来的催化系统,并将促进整个领域的进步。
    DOI:
    10.1021/jacsau.2c00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nuclear copper(II) complex that hydrolyzes RNA
    作者:Mary Jane Young、Jik Chin
    DOI:10.1021/ja00147a022
    日期:1995.10
  • Tight Binding and Fluorescent Sensing of Oxalate in Water
    作者:Lijun Tang、Jinhee Park、Hae-Jo Kim、Youngmee Kim、Sung Jin Kim、Jik Chin、Kwan Mook Kim
    DOI:10.1021/ja804753n
    日期:2008.9.24
    A dinuclear copper complex that binds tightly and selectively to oxalate over other dicarboxylates like malonate, succinate, and glutarate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receptor can be used for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oxalate in water at physicological pH by chemosensing ensemble approach. Crystal structure of oxalate bound to the receptor together with molecular mechanics and DFT computation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tight and selective binding of the anion by the receptor.
  • Revisiting Reduction of CO<sub>2</sub> to Oxalate with First-Row Transition Metals: Irreproducibility, Ambiguous Analysis, and Conflicting Reactivity
    作者:Maximilian Marx、Holm Frauendorf、Anke Spannenberg、Helfried Neumann、Matthias Beller
    DOI:10.1021/jacsau.2c00005
    日期:2022.3.28
    Construction of higher C≥2 compounds from CO2 constitutes an attractive transformation inspired by nature’s strategy to build carbohydrates. However, controlled C–C bond formation from carbon dioxide using environmentally benign reductants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In this respect, reductive dimerization of CO2 to oxalate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model reaction enabling investigations on the mechanism
    由 CO 2构建更高 C ≥ 2 的化合物构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转变,其灵感来自大自然构建碳水化合物的策略。然而,使用对环境无害的还原剂控制二氧化碳形成的 C-C 键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在这方面,CO 2还原二聚成草酸盐是一种重要的模型反应,能够研究这种最简单的 CO 2偶联反应的机理。在此,我们提出了在 CO 2还原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陷阱,尤其是其还原耦合,基于已建立的 CO 2转化协议变成草酸盐。此外,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来系统地评估这些反应。基于我们的工作,我们强调了使用合适的正交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并提高了对氧化反应的认识,这些氧化反应同样会导致草酸盐的形成而不掺入 CO 2。这些结果可以确定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可用于定制未来的催化系统,并将促进整个领域的进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