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naphthalen-1-yl(1H-pyrrolo[2,3-c]pyridin-3-yl)methanone
naphthalen-1-yl(1H-pyrrolo[2,3-c]pyridin-3-yl)methanone | 1338925-21-5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类化合物
-
萘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aphthalen-1-yl(1H-pyrrolo[2,3-c]pyridin-3-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
CAS
1338925-21-5
化学式
C
18
H
12
N
2
O
mdl
——
分子量
272.306
InChiKey
WRKLQZUMTFRBB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重原子数:
21
可旋转键数:
2
环数:
4.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拓扑面积:
45.8
氢给体数:
1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2-methoxyethyl)-1H-pyrrolo[2,3-c]pyridin-3-yl)(naphthalen-1-yl)methanone
1338925-18-0
C
21
H
18
N
2
O
2
330.386
——
naphthalen-1-yl(1-pentyl-1H-pyrrolo[2,3-c]pyridin-3-yl)methanone
1338925-17-9
C
23
H
22
N
2
O
342.44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溴戊烷
、
naphthalen-1-yl(1H-pyrrolo[2,3-c]pyridin-3-yl)methanone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6.75h, 以54.6%的产率得到naphthalen-1-yl(1-pentyl-1H-pyrrolo[2,3-c]pyridin-3-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吲哚和氮杂吲哚(吡咯并吡啶)大麻素(CB)受体激动剂:设计,合成,结构-活性关系,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摘要:
报告了一系列新型的大麻素1(CB 1)和大麻素2(CB 2)受体配体的发现,合成和构效关系(SAR)。基于所述aminoalkylindole类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联苯部分被引入作为新颖的亲脂性的吲哚3-酰基取代基在11 - 16。此外,系绳是与羧酰胺接头取代-3-羰基17 - 20和氮杂吲哚(吡咯并吡啶)核被设计为具有改进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吲哚生物电子等排在21 - 25。通过这些SAR努力,几个高亲和力CB 1 / CB 2确定了双重大麻素受体配体。吲哚-3-羧酰胺17对CB 1比CB 2受体具有几位数的纳摩尔亲和力和约80倍的选择性。氮杂吲哚显示出显着改善的理化性质(亲脂性;水溶性)。氮杂吲哚21引起有效的大麻素活性。大麻素受体激动剂17和21在大麻素受体调节的神经传递的急性大鼠脑切片模型中有效地调节了兴奋性突触传递。
DOI:
10.1016/j.ejmech.2011.08.021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3-硝基吡啶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1,1'-双(二苯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II)二氯甲烷复合物
、
四甲基乙二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9.0h, 生成
naphthalen-1-yl(1H-pyrrolo[2,3-c]pyridin-3-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吲哚和氮杂吲哚(吡咯并吡啶)大麻素(CB)受体激动剂:设计,合成,结构-活性关系,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摘要:
报告了一系列新型的大麻素1(CB 1)和大麻素2(CB 2)受体配体的发现,合成和构效关系(SAR)。基于所述aminoalkylindole类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联苯部分被引入作为新颖的亲脂性的吲哚3-酰基取代基在11 - 16。此外,系绳是与羧酰胺接头取代-3-羰基17 - 20和氮杂吲哚(吡咯并吡啶)核被设计为具有改进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吲哚生物电子等排在21 - 25。通过这些SAR努力,几个高亲和力CB 1 / CB 2确定了双重大麻素受体配体。吲哚-3-羧酰胺17对CB 1比CB 2受体具有几位数的纳摩尔亲和力和约80倍的选择性。氮杂吲哚显示出显着改善的理化性质(亲脂性;水溶性)。氮杂吲哚21引起有效的大麻素活性。大麻素受体激动剂17和21在大麻素受体调节的神经传递的急性大鼠脑切片模型中有效地调节了兴奋性突触传递。
DOI:
10.1016/j.ejmech.2011.08.0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Novel indole and azaindole (pyrrolopyridine) cannabinoid (CB) receptor agonists: Design, synthesi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作者:
Antoni R. Blaazer、Jos H.M. Lange、Martina A.W. van der Neut、Arie Mulder、Femke S. den Boon、Taco R. Werkman、Chris G. Kruse、Wytse J. Wadman
DOI:
10.1016/j.ejmech.2011.08.021
日期:
2011.10
efforts, several
high
affinity
CB1/CB2 dual
cannabinoid
receptor
ligands were identified. Indole-3-carboxamide 17 displayed single-digit nanomolar
affinity
and ∼80 fold selectivity for CB1 over the
CB2
receptor
. The azaindoles displayed substantially improve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ipophilicity; aqueous solubility). Azaindole 21 elicited
potent
cannabinoid
activity.
Cannabinoid
receptor
agonists 17
报告了一系列新型的大麻素1(CB 1)和大麻素2(CB 2)受体配体的发现,合成和构效关系(SAR)。基于所述aminoalkylindole类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联苯部分被引入作为新颖的亲脂性的吲哚3-酰基取代基在11 - 16。此外,系绳是与羧酰胺接头取代-3-羰基17 - 20和氮杂吲哚(吡咯并吡啶)核被设计为具有改进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吲哚生物电子等排在21 - 25。通过这些SAR努力,几个高亲和力CB 1 / CB 2确定了双重大麻素受体配体。吲哚-3-羧酰胺17对CB 1比CB 2受体具有几位数的纳摩尔亲和力和约80倍的选择性。氮杂吲哚显示出显着改善的理化性质(亲脂性;水溶性)。氮杂吲哚21引起有效的大麻素活性。大麻素受体激动剂17和21在大麻素受体调节的神经传递的急性大鼠脑切片模型中有效地调节了兴奋性突触传递。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3''-双([[1,1''-联苯]-4-基)-[1,1''-联萘]-2,2''-二醇
(3S,3aR)-2-(3-氯-4-氰基苯基)-3-环戊基-3,3a,4,5-四氢-2H-苯并[g]吲唑-7-羧酸
(3R,3’’R,4S,4’’S,11bS,11’’bS)-(+)-4,4’’-二叔丁基-4,4’’,5,5’’-四氢-3,3’’-联-3H-二萘酚[2,1-c:1’’,2’’-e]膦(S)-BINAPINE
(11bS)-2,6-双(3,5-二甲基苯基)-4-羟基-4-氧化物-萘并[2,1-d:1'',2''-f][1,3,2]二氧磷
(11bS)-2,6-双(3,5-二氯苯基)-4羟基-4-氧-二萘并[2,1-d:1'',2''-f][1,3,2]二氧磷杂七环
黄胺酸
马兜铃对酮
马休黄
食品黄6号
食品红40铝盐色淀
飞龙掌血香豆醌
颜料黄101
颜料红63
颜料红53:3
颜料红5
颜料红4
颜料红261
颜料红258
颜料红220
颜料红22
颜料红214
颜料红2
颜料红19
颜料红185
颜料红184
颜料红170
颜料红148
颜料红147
颜料红146
颜料红119
颜料红114
颜料红 9
颜料红 21
颜料橙38
颜料橙3
颜料橙22
颜料橙2
颜料橙17
颜料橙 5
颜料棕1
顺式-阿托伐醌-d5
雄甾烷-3,17-二酮
阿福拉纳
阿法明红R显色基
阿替加奈盐酸
阿戈美拉汀杂质02
阿戈美拉汀杂质
阿地洛尔
阿卓-2-八酮糖,1,4,8-三脱氧-6,7-O-(1-甲基亚乙基)-5-O-(苯基甲基)-,二甲基缩醛
间萘二酚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苯丙烷和聚酮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氧化合物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有机硫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乙炔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
叠烯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碳化物
有机盐
有机阳离子
卡宾
有机阴离子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7-amino-5-cyano-8-methylquinoline
下一个:N-(4-(2-(6,7-dimethoxy-3,4-dihydroisoquinolin-2(1H)-yl)ethyl)phenyl)-1-naphtham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