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Fluorophenyl)methyl](3-methylbutyl)amine | 931991-1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Fluorophenyl)methyl](3-methylbutyl)amine
英文别名
N-[(4-fluorophenyl)methyl]-3-methylbutan-1-amine
[(4-Fluorophenyl)methyl](3-methylbutyl)amine化学式
CAS
931991-18-3
化学式
C12H18FN
mdl
MFCD09688426
分子量
195.28
InChiKey
KKCJDMOPKOULC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51.0±15.0 °C(Predicted)
  • 密度:
    0.96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Fluorophenyl)methyl](3-methylbutyl)amine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C19H25ClFN5O
    参考文献:
    名称:
    弓形虫组织蛋白酶 L 的三嗪腈抑制剂的发现和优化,用于潜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弓形虫病。
    摘要:
    大约有 20 亿人被感染,嗜神经性原生动物弓形虫仍然是最普遍和传染性最强的寄生虫之一。弓形虫感染是美国食源性疾病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引起严重疾病,并与几种认知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目前,不存在能够消除中枢神经系统 (CNS) 持续感染的疗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弓形虫组织蛋白酶 L ( Tg ) 的三嗪腈抑制剂的鉴定。CPL) 来自高通量筛选及其后续优化。通过合理的设计,我们将抑制剂效力提高到低至 5 nM,确定了可用于异构体选择性的药效团特征(Tg CPL 与人类异构体相比高达 7 倍),并提高了代谢稳定性 ( t 1/2 > 60在代谢物 ID 研究的指导下,小鼠肝微粒体中的 min)。我们证明了这类化合物能够穿过小鼠的血脑屏障(2 小时时脑/血浆 1:1)。重要的是,我们还首次证明用三嗪腈抑制剂在体外治疗刚地弓形虫缓殖子囊肿可降低寄生虫的存活率,其功效相当于Tg
    DOI:
    10.1021/acschemneuro.9b00674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弓形虫组织蛋白酶 L 的三嗪腈抑制剂的发现和优化,用于潜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弓形虫病。
    摘要:
    大约有 20 亿人被感染,嗜神经性原生动物弓形虫仍然是最普遍和传染性最强的寄生虫之一。弓形虫感染是美国食源性疾病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引起严重疾病,并与几种认知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目前,不存在能够消除中枢神经系统 (CNS) 持续感染的疗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弓形虫组织蛋白酶 L ( Tg ) 的三嗪腈抑制剂的鉴定。CPL) 来自高通量筛选及其后续优化。通过合理的设计,我们将抑制剂效力提高到低至 5 nM,确定了可用于异构体选择性的药效团特征(Tg CPL 与人类异构体相比高达 7 倍),并提高了代谢稳定性 ( t 1/2 > 60在代谢物 ID 研究的指导下,小鼠肝微粒体中的 min)。我们证明了这类化合物能够穿过小鼠的血脑屏障(2 小时时脑/血浆 1:1)。重要的是,我们还首次证明用三嗪腈抑制剂在体外治疗刚地弓形虫缓殖子囊肿可降低寄生虫的存活率,其功效相当于Tg
    DOI:
    10.1021/acschemneuro.9b0067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RAGE-Aβ binding
    作者:Nathan T. Ross、Rashid Deane、Sheldon Perry、Benjamin L. Miller
    DOI:10.1016/j.tet.2013.05.079
    日期:2013.9
    Th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RAGE') mediates transport of amyloid-beta peptide (A beta) into the brain, and is therefor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 agent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We describ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for inhibition of RAGE-A beta binding, deri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a library of tertiary amides. (C) 2013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Triazine Nitrile Inhibitors of <i>Toxoplasma gondii</i> Cathepsin L for the Potential Treatment of Chronic Toxoplasmosis in the CNS
    作者:Jeffery D. Zwicker、David Smith、Alfredo J. Guerra、Jacob R. Hitchens、Nicole Haug、Steve Vander Roest、Pil Lee、Bo Wen、Duxin Sun、Lu Wang、Richard F. Keep、Jianming Xiang、Vern B. Carruthers、Scott D. Larsen
    DOI:10.1021/acschemneuro.9b00674
    日期:2020.8.19
    Currently, no therapies exist that are capable of eliminating the persistent infec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iazine nitrile inhibitors of Toxoplasma cathepsin L (TgCPL) from a high throughput screen and their subsequent optimization. Through rational design, we improved inhibitor potency to as low as 5 nM, identified pharmacophore features
    大约有 20 亿人被感染,嗜神经性原生动物弓形虫仍然是最普遍和传染性最强的寄生虫之一。弓形虫感染是美国食源性疾病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引起严重疾病,并与几种认知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目前,不存在能够消除中枢神经系统 (CNS) 持续感染的疗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弓形虫组织蛋白酶 L ( Tg ) 的三嗪腈抑制剂的鉴定。CPL) 来自高通量筛选及其后续优化。通过合理的设计,我们将抑制剂效力提高到低至 5 nM,确定了可用于异构体选择性的药效团特征(Tg CPL 与人类异构体相比高达 7 倍),并提高了代谢稳定性 ( t 1/2 > 60在代谢物 ID 研究的指导下,小鼠肝微粒体中的 min)。我们证明了这类化合物能够穿过小鼠的血脑屏障(2 小时时脑/血浆 1:1)。重要的是,我们还首次证明用三嗪腈抑制剂在体外治疗刚地弓形虫缓殖子囊肿可降低寄生虫的存活率,其功效相当于Tg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