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phenyl-3,4-dihydronaphthalen-1-amine | 64994-1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phenyl-3,4-dihydronaphthalen-1-amine
英文别名
——
N-phenyl-3,4-dihydronaphthalen-1-amine化学式
CAS
64994-12-3
化学式
C16H15N
mdl
——
分子量
221.302
InChiKey
QWKSRVWPMIFJM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84.4±40.0 °C(Predicted)
  • 密度:
    1.14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methylene-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苯基羟胺 在 tetrakis(actonitrile)copper(I)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60%的产率得到N-phenyl-3,4-dihydronaphthalen-1-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催化烯丙基胺化的机理研究
    摘要:
    亚硝基苯和 N,N'-二乙基-4-亚硝基苯胺与 [Cu(CH3CN)4]PF6 的反应提供了新的 Cu(I) 配合物,[Cu(PhNO)3]PF6 (1) 和 [Cu(Et2NPhNO)3 ]PF6 (2); 在 2 中,铜原子在扭曲的三角平面几何形状中与亚硝基芳烃 N 配位。基于 (i) 从催化反应中分离,(ii) α-甲基苯乙烯 (AMS) 的化学计量区域选择性烯丙基胺化,配合物 1 被强烈暗示为 Cu(I) 催化的烯烃烯丙基胺化中的反应中间体, (iii) 游离 PhNO 不参与 AMS 的胺化,以及 (iv) 其作为从苯羟胺胺化烯烃的催化剂的功能。AMS 和 1(80 摄氏度,二恶烷)之间的反应在烯烃和 1 中都是一级反应。1 与对位取代的 AMS 衍生物反应的相对速率研究给出了 -0.035 的哈米特 rho 值。根据光谱表征和热解,从 1 与苯乙烯和 α-甲基苯乙烯的反应中分离出的烯烃加合物被配制成
    DOI:
    10.1021/ja07510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tic Studies of Copper(I)-Catalyzed Allylic Amination
    作者:Radhey S. Srivastava、Nathan R. Tarver、Kenneth M. Nicholas
    DOI:10.1021/ja0751072
    日期:2007.12.1
    novel Cu(I) complexes, [Cu(PhNO)3]PF6 (1) and [Cu(Et2NPhNO)3]PF6 (2); in 2 the copper atom is N-coordinated to the nitrosoarenes in a distorted trigonal planar geometry. Complex 1 is strongly implicated as a reactive intermediate in the Cu(I)-catalyzed allylic amination of olefins based on (i) its isolation from the catalytic reaction, (ii) its stoichiometric regioselective allylic amination of alpha-methyl
    亚硝基苯和 N,N'-二乙基-4-亚硝基苯胺与 [Cu(CH3CN)4]PF6 的反应提供了新的 Cu(I) 配合物,[Cu(PhNO)3]PF6 (1) 和 [Cu(Et2NPhNO)3 ]PF6 (2); 在 2 中,铜原子在扭曲的三角平面几何形状中与亚硝基芳烃 N 配位。基于 (i) 从催化反应中分离,(ii) α-甲基苯乙烯 (AMS) 的化学计量区域选择性烯丙基胺化,配合物 1 被强烈暗示为 Cu(I) 催化的烯烃烯丙基胺化中的反应中间体, (iii) 游离 PhNO 不参与 AMS 的胺化,以及 (iv) 其作为从苯羟胺胺化烯烃的催化剂的功能。AMS 和 1(80 摄氏度,二恶烷)之间的反应在烯烃和 1 中都是一级反应。1 与对位取代的 AMS 衍生物反应的相对速率研究给出了 -0.035 的哈米特 rho 值。根据光谱表征和热解,从 1 与苯乙烯和 α-甲基苯乙烯的反应中分离出的烯烃加合物被配制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