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butylmethylzinn | 35569-1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butylmethylzinn
英文别名
(tert-C4H9)3SnCH3;Tri-tert-butyl(methyl)stannane;tritert-butyl(methyl)stannane
Tributylmethylzinn化学式
CAS
35569-12-1
化学式
C13H30Sn
mdl
——
分子量
305.091
InChiKey
ZJOXNPCBCHRTC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0 °C
  • 沸点:
    96 °C(Press: 8 Torr)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butylmethylzinn 在 Br2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93%的产率得到tri-tert-butyltin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Girbasova, N. V.; Bogoradovskii, E. T.; Zavgorodnii, V. S.,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6, vol. 56, p. 2439 - 244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叔丁基-二甲基锡烷 在 Br2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生成 Tributylmethylzinn
    参考文献:
    名称:
    Girbasova, N. V.; Bogoradovskii, E. T.; Zavgorodnii, V. S.,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6, vol. 56, p. 2439 - 2444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 Boer, Henricus J. R.; Akkerman, Otto S.; Bickelhaupt, Friedrich, Organometallics, 1990, vol. 9, # 11, p. 2898 - 2903
    作者:De Boer, Henricus J. R.、Akkerman, Otto S.、Bickelhaupt, Friedrich
    DOI:——
    日期:——
  •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作者:M. Gielen、M. De Clercq、B. De Poorter
    DOI:10.1016/s0022-328x(00)88288-1
    日期:1972.1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n: Org.Verb.2, 1.1.2.8, page 329 - 329
    作者:
    DOI:——
    日期:——
  • DE, BOER HENRICUS J. R.;AKKERMAN, OTTO S.;BICKELHAUPT, FRIEDRICH, ORGANOMETALLICS, 9,(1990) N1, C. 2898-2903
    作者:DE, BOER HENRICUS J. R.、AKKERMAN, OTTO S.、BICKELHAUPT, FRIEDRICH
    DOI:——
    日期:——
  • GIRBASOVA N. V.; BOGORADOVSKIJ E. T.; ZAVGORODNIJ V. S.; PETROV A. A., ZH. OBSHCH. XIMII, 56,(1986) N 12, 2753-2760
    作者:GIRBASOVA N. V.、 BOGORADOVSKIJ E. T.、 ZAVGORODNIJ V. S.、 PETROV A.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