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N(6)-bis[(S)-2-hydroxy-1-(naphthalen-1-yl)ethyl]pyridine-2,6-dicarboxamide | 1393524-5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N(6)-bis[(S)-2-hydroxy-1-(naphthalen-1-yl)ethyl]pyridine-2,6-di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2-N,6-N-bis[(1S)-2-hydroxy-1-naphthalen-1-ylethyl]pyridine-2,6-dicarboxamide
N(2),N(6)-bis[(S)-2-hydroxy-1-(naphthalen-1-yl)ethyl]pyridine-2,6-di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1393524-53-2
化学式
C31H27N3O4
mdl
——
分子量
505.573
InChiKey
NCZMXEVKXNQIKZ-FQLXRVM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875.5±65.0 °C(Predicted)
  • 密度:
    1.321±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38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112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萘基取代的双恶唑啉和吡啶基双恶唑啉-铜(I)催化剂用于不对称烯丙基氧化
    摘要:
    进行了萘基丙二酰取代的和吡啶基的双恶唑啉的合成及其在环己烯与对硝基过苯甲酸叔丁酯的不对称烯丙基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其反应活性大大提高(75%收率),同时保持了很好的对映选择性(85%) ee)。发现以1-萘基作为恶唑啉配体的侧链是最佳的。已经确定了双恶唑啉上取代基的性质与反应性/选择性之间的相关性。还合成并使用了具有萘基的三齿吡啶基双恶唑啉配体。
    DOI:
    10.1016/j.tetlet.2012.06.01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萘基取代的双恶唑啉和吡啶基双恶唑啉-铜(I)催化剂用于不对称烯丙基氧化
    摘要:
    进行了萘基丙二酰取代的和吡啶基的双恶唑啉的合成及其在环己烯与对硝基过苯甲酸叔丁酯的不对称烯丙基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其反应活性大大提高(75%收率),同时保持了很好的对映选择性(85%) ee)。发现以1-萘基作为恶唑啉配体的侧链是最佳的。已经确定了双恶唑啉上取代基的性质与反应性/选择性之间的相关性。还合成并使用了具有萘基的三齿吡啶基双恶唑啉配体。
    DOI:
    10.1016/j.tetlet.2012.06.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aphthyl-substituted bisoxazoline and pyridylbisoxazoline–copper(I) catalysts for asymmetric allylic oxidation
    作者:Ziniu Zhou、Merritt B. Andrus
    DOI:10.1016/j.tetlet.2012.06.010
    日期:2012.8
    The synthesis of naphthyl substituted malonyl-derived and pyridine-based bisoxazoli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asymmetric allylic oxidation of cyclohexene with t-butyl p-nitroperbenzoate have been performed with much improved reactivity (75% yield) while maintaining very good enantioselectivity (85% ee). A 1-naphthyl group as the side chain of the oxazoline ligand was found to be optimal. Correlations
    进行了萘基丙二酰取代的和吡啶基的双恶唑啉的合成及其在环己烯与对硝基过苯甲酸叔丁酯的不对称烯丙基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其反应活性大大提高(75%收率),同时保持了很好的对映选择性(85%) ee)。发现以1-萘基作为恶唑啉配体的侧链是最佳的。已经确定了双恶唑啉上取代基的性质与反应性/选择性之间的相关性。还合成并使用了具有萘基的三齿吡啶基双恶唑啉配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