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3-(tert-butyl)isobenzofuran-1(3H)-one | 1353746-5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3-(tert-butyl)isobenzofuran-1(3H)-one
英文别名
1(3H)-Isobenzofuranone, 3-(1,1-dimethylethyl)-, (3R)-;(3R)-3-tert-butyl-3H-2-benzofuran-1-one
(R)-3-(tert-butyl)isobenzofuran-1(3H)-one化学式
CAS
1353746-59-4
化学式
C12H14O2
mdl
——
分子量
190.242
InChiKey
VHDORLQRZHZXEH-JTQLQIE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S)-{2-[(1H-imidazol-1-yl)methyl]pyrrolidin-1-yl}(2-iodophenyl)methanone 在 异丙基氯化镁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R)-3-(tert-butyl)isobenzofuran-1(3H)-one 、 (S)-3-tert-butylphthal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效的3-取代邻苯二甲酸酯的直接不对称合成
    摘要:
    已经开发出一种容易的,两步,不对称合成3-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方法。通过将2-碘苯甲酸与(S)-1-(吡咯烷-2-基甲基)-1 H-咪唑偶合而获得的对映体纯酰胺用异丙基氯化镁进行镁化。通过直接添加或使用氯化锌(II)进行金属转移反应,可以与一系列醛进行相应的反应。加合物的分子内酯化使邻苯二甲酸酯的通用不对称合成量高达88%对映体过量。 邻苯二甲酰亚胺-放大-手性助剂-非对映选择性加成-不对称合成
    DOI:
    10.1055/s-0030-12602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fficient Direct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3-Substituted Phthalides
    作者:Xin-Fang Duan、Zhan-Bin Zhang、Yong-Qin Lu
    DOI:10.1055/s-0030-1260222
    日期:2011.11
    A facile, two-step,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3-substituted phthalid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nantiopure amide, obtained through coupling of 2-iodobenzoic acid with (S)-1-(pyrrolidin-2-ylmethyl)-1H-imidazole, was magnesiated using isopropylmagnesium chloride. Corresponding reactions with a range of aldehydes were carried out in situ by either direct addition or transmetallation using zinc(II) chloride
    已经开发出一种容易的,两步,不对称合成3-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方法。通过将2-碘苯甲酸与(S)-1-(吡咯烷-2-基甲基)-1 H-咪唑偶合而获得的对映体纯酰胺用异丙基氯化镁进行镁化。通过直接添加或使用氯化锌(II)进行金属转移反应,可以与一系列醛进行相应的反应。加合物的分子内酯化使邻苯二甲酸酯的通用不对称合成量高达88%对映体过量。 邻苯二甲酰亚胺-放大-手性助剂-非对映选择性加成-不对称合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 苯甲基(1-{(2-amino-2-methylpropanoyl)[(2S)-2-aminopropanoyl]amino}-2-methyl-1-oxopropan-2-yl)甲基氨基甲酸酯(non-preferredname)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2,4(1H,3H)-二酮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4(1H)-酮 苯并呋喃并[2,3-d]哒嗪-4(3H)-酮 苯并呋喃并(3,2-c)吡啶,1,2,3,4-四氢-2-(2-(二甲氨基)乙基)-,二盐酸 苯并呋喃与1H-茚的聚合物 苯并呋喃[3,2-b]吡咯-2-羧酸 苯并呋喃-7-羧酸 苯并呋喃-7-硼酸频那醇酯 苯并呋喃-7-甲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