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pyridylmethyl)-3-nitro-1,8-naphthalimide | 281212-1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pyridylmethyl)-3-nitro-1,8-naphthalimide
英文别名
5-Nitro-2-(3-pyridylmethyl)benzo[de]isoquinoline-1,3-dione;5-nitro-2-(pyridin-3-ylmethyl)benzo[de]isoquinoline-1,3-dione
N-(3-pyridylmethyl)-3-nitro-1,8-naphthalimide化学式
CAS
281212-14-4
化学式
C18H11N3O4
mdl
——
分子量
333.303
InChiKey
OINXEWZZLOPWO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96.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3-pyridylmethyl)-3-nitro-1,8-naphthalimide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醇氯仿 为溶剂, 以62%的产率得到N-(3-pyridylmethyl)-3-nitro-1,8-naphthalimide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olvatoemissive dual fluorescence of N-(pyridylmethyl)-3-nitro-1,8-naphthalimides
    摘要:
    本文描述了在N-(n-吡啶甲基)-3-硝基-1,8-萘酰亚胺[n=2(1)、3(2)、4(3)]的三种位置异构体中观察到的溶出双荧光发射。这类化合物中的双荧光发射发生在通过π-堆积相互作用扩展共轭的激发态。确定了化合物1和2的氯化盐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通过π-堆积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组装。而2的氯化盐的结构由阳离子部分的双聚体组装组成,通过弱的C-H…Cl相互作用保持环状水合阴离子组装。水和氯离子之间的阴离子水合组装通过O-H…Cl相互作用具有环状四聚体结构。
    DOI:
    10.1007/s10895-014-1353-8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氨甲基吡啶3-硝基-1,8-萘二甲酸酐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9%的产率得到N-(3-pyridylmethyl)-3-nitro-1,8-naphthal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Light Triggers the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Naphthalimide-Conjugated (η6-arene)ruthenium(II) Complexes
    摘要:
    我们报告了三种半夹心 Ru(II) 炔配合物[(η6-arene)Ru(N,N′)L][PF6]2 的合成和表征、N′=联吡啶,L=吡啶元与亚甲基萘二甲酰亚胺 (C1)、亚甲基(硝基)萘二甲酰亚胺 (C2) 或亚甲基(哌啶基)萘二甲酰亚胺 (C3)。萘二甲酰亚胺起着光活化天线的作用。蓝光照射 3 小时后,单齿吡啶配体几乎完全从萘二甲酰亚胺环上含有电子供体的复合物 C3 中解离出来,而 C1 和 C2 只解离出 50%。与 C1 和 C2(λmax 分别为 324 纳米和 323 纳米)相比,C3 在光谱的这一区域具有较低的波长和较强的吸收(λmax = 418 纳米)。所有复合物在黑暗中对 A549 人肺癌细胞都相对无毒,但只有复合物 C3 在蓝光照射下对这些癌细胞表现出良好的光毒性(IC50 = 10.55 ± 0.30 μM)。复合物 C3 有可能用于光激活化疗 (PACT)。
    DOI:
    10.3390/ijms231476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