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5-dihydroxy-9,9-dimethylxanthene | 1116189-6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5-dihydroxy-9,9-dimethylxanthene
英文别名
9,9-Dimethylxanthene-4,5-diol;9,9-dimethylxanthene-4,5-diol
4,5-dihydroxy-9,9-dimethylxanthene化学式
CAS
1116189-65-1
化学式
C15H14O3
mdl
——
分子量
242.274
InChiKey
FJNYJYWRVKVGQ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49.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5-dihydroxy-9,9-dimethylxanthene 、 2-(8-bromooctyloxy)phenylethynyltrimethylsilane 在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C53H70O5Si2
    参考文献:
    名称:
    大环铜(I)配合物介导的氧化性分子内二炔偶联反应合成[2]邻苯二酚
    摘要:
    正确地说:在大环菲咯啉Cu I配合物的存在下,α,ω-二炔的分子内氧化反应可合成[2]邻苯二甲酸酯,收率高达64%(参见方案)。形成键的反应导致二炔同时通过菲咯啉大环。
    DOI:
    10.1002/anie.200804864
  • 作为产物:
    描述:
    9,9-二甲基氧杂蒽正丁基锂硼酸三甲酯 作用下, 以83%的产率得到4,5-dihydroxy-9,9-dimethylxanthene
    参考文献:
    名称:
    9,9-二甲基x吨基双核苯氧基亚胺中性镍(II)催化剂用于乙烯均聚和共聚
    摘要:
    合成了具有短Ni-Ni距离的基于刚性9,9-二甲基framework吨骨架的单核中性镍催化剂Ni 1和双核配合物Ni 2和Ni 3,并将其应用于乙烯(共)聚合中。双核催化剂Ni 2在乙烯聚合中表现出比相应的单核Ni 1更高的活性,并且产生具有双峰分子量分布的更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催化剂Ni 2具有非常强的热稳定性,并且在93°C时仍显示出良好的活性。Ni 1产生的聚合物微观结构揭示具有多种支链类型的超支化结构,而Ni 2产物主要具有甲基支链。在共聚单体1,5-己二烯,1,7-辛二烯和10-十一碳烯酸甲酯的存在下,单核Ni 1催化活性低或掺入效率低,而双核催化剂Ni 2有效地将这些共聚单体束缚在聚合物链中,得到具有独特微结构的共聚物。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7.03.0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9,9-Dimethylxanthene-based binuclear phenoxy-imine neutral nickel(II) catalysts for ethylene homo- and copolymerization
    作者:Wei-Wei Li、Hong-Liang Mu、Jing-Yu Liu、Yue-Sheng Li
    DOI:10.1016/j.jorganchem.2017.03.006
    日期:2017.5
    Mononuclear neutral nickel catalyst Ni1 and binuclear complexes Ni2 and Ni3 based on rigid 9,9-dimethylxanthene frameworks featuring short Ni−Ni distances were synthesized, characterized and applied in ethylene (co)polymerization. Binuclear catalyst Ni2 exhibited higher activity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than corresponding mononuclear Ni1, and produce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with a bimodal
    合成了具有短Ni-Ni距离的基于刚性9,9-二甲基framework吨骨架的单核中性镍催化剂Ni 1和双核配合物Ni 2和Ni 3,并将其应用于乙烯(共)聚合中。双核催化剂Ni 2在乙烯聚合中表现出比相应的单核Ni 1更高的活性,并且产生具有双峰分子量分布的更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催化剂Ni 2具有非常强的热稳定性,并且在93°C时仍显示出良好的活性。Ni 1产生的聚合物微观结构揭示具有多种支链类型的超支化结构,而Ni 2产物主要具有甲基支链。在共聚单体1,5-己二烯,1,7-辛二烯和10-十一碳烯酸甲酯的存在下,单核Ni 1催化活性低或掺入效率低,而双核催化剂Ni 2有效地将这些共聚单体束缚在聚合物链中,得到具有独特微结构的共聚物。
  • Synthesis of [2]Catenanes by Oxidative Intramolecular Diyne Coupling Mediated by Macrocyclic Copper(I) Complexes
    作者:Yuta Sato、Ryu Yamasaki、Shinichi Saito
    DOI:10.1002/anie.200804864
    日期:2009.1.5
    Right said thread: Oxidative intramolecular coupling reactions of α,ω‐diynes in the presence of macrocyclic phenanthroline CuI complexes allows the synthesis of [2]catenanes in up to 64 % yield (see scheme). The bond‐forming reaction leads to concurrent threading of the diyne through the phenanthroline macrocycle.
    正确地说:在大环菲咯啉Cu I配合物的存在下,α,ω-二炔的分子内氧化反应可合成[2]邻苯二甲酸酯,收率高达64%(参见方案)。形成键的反应导致二炔同时通过菲咯啉大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