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is(benzo[d]oxazol-2-ylethynyl)benzene | 54273-1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benzo[d]oxazol-2-ylethynyl)benzene
英文别名
2,2'-p-phenylenediethynyl-bis-benzooxazole;2-[2-[4-[2-(1,3-Benzoxazol-2-yl)ethynyl]phenyl]ethynyl]-1,3-benzoxazole;2-[2-[4-[2-(1,3-benzoxazol-2-yl)ethynyl]phenyl]ethynyl]-1,3-benzoxazole
1,4-bis(benzo[d]oxazol-2-ylethynyl)benzene化学式
CAS
54273-12-0
化学式
C24H12N2O2
mdl
——
分子量
360.371
InChiKey
RUINABRZTQZXS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2.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并噻唑copper(l) iodide正丁基锂 、 trans-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 dichloride 、 、 magnesium dibromide 、 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6.08h, 生成 1,4-bis(benzo[d]oxazol-2-ylethyn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沿着元素周期表中的硫族元素走:从单重态到三重态有机发射体
    摘要:
    合成,X射线晶体结构,基态和激发态的UV / Vis吸收光谱以及在两端都装有苯并xa,苯并噻,苯并硒和苯并四氢呋喃的硫族元素掺杂有机发射体的发光特性(1 X和2 X)部分已首次报道。在同一分子骨架中插入四个不同的硫族元素原子,使得仅研究硫族元素对材料的组织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详细的晶体结构分析提供了2 O – 2 Se相似堆积的证据,其中苯并恶唑参与π–π堆积,对于较重的原子,则发生次级X⋅⋅⋅X和X⋅⋅⋅N键合相互作用。详细的计算分析表明,该排列基本上受范德华力和次级键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支配。随着硫族杂原子的原子量增加,检测到荧光的逐步淬灭以及伴随着逐渐缩短的寿命的磷光特征的开始,掺杂碲的衍生物仅表现出最低的三重激发态的发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室温下,硒和碲衍生物的磷光光谱也可以记录下来。对于完全有机的发射器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发现。
    DOI:
    10.1002/chem.2015012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Walking Down the Chalcogenic Group of the Periodic Table: From Singlet to Triplet Organic Emitters
    作者:Adrian Kremer、Claudia Aurisicchio、Federica De Leo、Barbara Ventura、Johan Wouters、Nicola Armaroli、Andrea Barbieri、Davide Bonifazi
    DOI:10.1002/chem.201501260
    日期:2015.10.19
    for 2O–2Se, in which the benzoazoles are engaged in π–π stacking and, for the heavier atoms, in secondary X⋅⋅⋅X and X⋅⋅⋅N bonding interactions. Detaile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rrangement is essentially governed by the interplay of van der Waals and secondary bonding interactions. Progressive quenching of the fluorescence and concomitant onset of phosphorescence features with gradually
    合成,X射线晶体结构,基态和激发态的UV / Vis吸收光谱以及在两端都装有苯并xa,苯并噻,苯并硒和苯并四氢呋喃的硫族元素掺杂有机发射体的发光特性(1 X和2 X)部分已首次报道。在同一分子骨架中插入四个不同的硫族元素原子,使得仅研究硫族元素对材料的组织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详细的晶体结构分析提供了2 O – 2 Se相似堆积的证据,其中苯并恶唑参与π–π堆积,对于较重的原子,则发生次级X⋅⋅⋅X和X⋅⋅⋅N键合相互作用。详细的计算分析表明,该排列基本上受范德华力和次级键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支配。随着硫族杂原子的原子量增加,检测到荧光的逐步淬灭以及伴随着逐渐缩短的寿命的磷光特征的开始,掺杂碲的衍生物仅表现出最低的三重激发态的发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室温下,硒和碲衍生物的磷光光谱也可以记录下来。对于完全有机的发射器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发现。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钙离子载体A23187半镁盐 荧光增白剂EBF 苯并恶唑胺 苯并恶唑的取代物 苯并恶唑甲磺酰氯 苯并恶唑基-2-甲酰基-S-乙基-异缩氨基硫脲 苯并恶唑-2-羧酸酰肼 苯并恶唑-2-磺酸 苯并恶唑-2-甲酸 苯并恶唑-2-甲磺酸钠 苯并恶唑-2-乙酸 苯并恶唑 苯并噁唑-5-甲酸 苯并噁唑-2-羧酸乙酯 苯并噁唑-2-甲醛 苯并噁唑,4,7-二氯-2-(氯甲基)- 苯并噁唑,2-叠氮- 苯并噁唑,2-(氯甲基)-4,7-二氟- 苯并[d]恶唑-7-甲酸甲酯 苯并[d]恶唑-5-硼酸频哪醇酯 苯并[d]噁唑-6-甲醛 苯并[d]噁唑-2-羧酸甲酯 苯并[d]噁唑-2-甲醇 苯并[D]恶唑-7-胺 苯并[D]噁唑-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噁唑-2-羧酸钾 苯并-13C6-噁唑 离子载体 碘化二氢2-[3-(5,6-二氯-1,3-二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硫代偏糖醛 甲酰胺,N-乙基-N-[6-[(3-甲酰基苯氧基)甲基]-2-苯并噁唑基]- 甲酰胺,N-[6-(溴甲基)-2-苯并噁唑基]-N-乙基- 甲基硫酸1-甲基-8-[(甲基氨基甲酰)氧代]喹啉正离子 甲基6-氨基-1,3-苯并恶唑-2-羧酸酯 甲基2-氨基-1,3-苯并恶唑-5-羧酸酯 甲基1,3-苯并恶唑-2-基乙酸酯 甲基-2-乙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甲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环戊二烯并[e][1,3]恶嗪-5,6-二胺 环戊二烯并[d][1,3]恶嗪-6,7-二胺 溴氯唑酮 溴化二氢2-[3-[1-[4-[(乙酰氨基)磺基基]丁基]-5,6-二氯-3-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6-氯-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甲基酯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甲基(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酯 氯唑沙宗-2-13C-3-15N-羟基-18O 氯唑沙宗 氯化3-乙基-2-[2-(1-乙基-2,5-二甲基-1H-吡咯-3-基)乙烯基]苯并恶唑翁盐 昂唑司特 拂来星-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