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Bu2(C13H4O)(CH3)2)Br((C6H3)(NCH(C6H4)O)2Pt) | 1198772-0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Bu2(C13H4O)(CH3)2)Br((C6H3)(NCH(C6H4)O)2Pt)
英文别名
——
(tBu2(C13H4O)(CH3)2)Br((C6H3)(NCH(C6H4)O)2Pt)化学式
CAS
1198772-01-8
化学式
C43H41BrN2O3Pt
mdl
——
分子量
908.794
InChiKey
PTZRMTUAOLPBEL-LBWYSMAA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形状持久性(Pt-salphen)2磷光配位框架:结构见解和选择性扰动
    摘要:
    已经开展了衍生自双核铂(Ⅱ)芳族席夫碱(Salphen)配合物的分子骨架及其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合成了一系列轴向旋转的(Pt-salphen)2发光体,通过刚性连接体(x吨1,二苯并呋喃2;联苯3,3)以界面方式束缚,其中O(salphen)基团可能适用于来宾绑定。1和3的分子结构已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揭示了分子内和分子间π堆积相互作用,以及对比的syn(1)和anti(3)(Pt-salphen)2部分的构型。所有络合物在室温下在溶液中发光。他们的光物理和溶剂变色性质已被检查,并且发射被分配给混合三重态O(p)/ Pt(d)→π*(二亚胺)激发态。相对于2,红移的流体发射和1和3的较低量子产率归因于增强的分子内π堆积相互作用。光物理变化和对金属离子(特别是Pb 2+的选择性反应))已通过使用各种光谱方法和DFT计算并通过与对照配合物的比较研究进行了研究。根据对O(salphen)结合腔的
    DOI:
    10.1002/chem.2013004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