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157856-1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157856-14-8
化学式
C13H16O
mdl
——
分子量
190.254
InChiKey
XJCKOUHFIAWCDK-KNXIQCG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4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20.2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22%的产率得到2,2,4,4-tetradeuterio-1-methyl-2,4,5,6-tetrahydro-1H-benzo[f]isochromene
    参考文献:
    名称:
    Iodine-Catalyzed Prins Cyclization of Homoallylic Alcohols and Aldehydes
    摘要:
    在无金属和无添加剂的条件下研究了碘催化的高烯丙醇和醛的 Prins 环化。不需要无水条件和惰性气氛。 2-(3,4-二氢萘-1-基)丙-1-醇和 21 种醛(脂肪族和芳香族)在 CH2Cl2 中在 5 mol% 碘存在下反应,得到 1,4,5,6-四氢-2H-苯并[f]异色烯,产率 54%–86%。在类似条件下,六种含有环内双键(伯键、仲键或叔键)的醇进行 Prins 环化,生成二氢吡喃,产率为 52%–91%。在 50 mol % 的碘存在下,无环高烯丙醇以 29%–41% 的产率生成 4-碘-四氢吡喃。这种类型的底物是该方法的主要限制。通过NMR和X射线分析确定了产物的相对构型。基于DFT计算,讨论了机理和产物的比例。
    DOI:
    10.3390/molecules180911100
  • 作为产物:
    描述:
    2-(3,4-dihydro-naphthalen-1-yl)-propionic acid ethyl ester 在 lithium aluminium deute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An expeditious synthesis of hexahydrobenzo[f]isochromenes and of hexahydrobenzo[f]isoquinoline via iodine-catalyzed Prins and aza-Prins cyclization
    摘要:
    Homoallylic alcohols (primary, secondary, or tertiary containing an endocyclic or an exocyclic double bond) react with equimolar amounts of aldehydes (aliphatic or aromatic) and ketones (aliphatic) in the presence of 5 mol % of iodine. This Prins cyclization was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hexahydrobenzo[f]isochromenes and of a 4-hydroxy-tetrahydropyran, in 54-81% yield. The procedure is also efficient for an aza-Prins cyclization of a homoallylic sulfonamide and benzaldehyde, producing a hexahydrobenzo[f]isoquinoline. (C) 2009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tetlet.2009.02.2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