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6-(3-bromopropoxy)benzofuran-3(2H)-one
6-(3-bromopropoxy)benzofuran-3(2H)-one | 152496-23-6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苯并呋喃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3-bromopropoxy)benzofuran-3(2H)-one
英文别名
6-(3-bromopropoxy)-1-benzofuran-3-one
CAS
152496-23-6
化学式
C
11
H
11
BrO
3
mdl
——
分子量
271.111
InChiKey
OJILKRPUTWPHH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重原子数:
15
可旋转键数:
4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拓扑面积:
35.5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3-bromopropoxy)benzofuran-3(2H)-one
在
aluminum oxide
、
silver nitr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tert-butyl (Z)-4-({6-[3-(nitrooxy)propoxy]-3-oxobenzofuran-2(3H)-ylidene}methyl) piperidi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茚满酮/苯并呋喃酮和哌啶杂化物的合成和神经保护评价
摘要:
基于丁苯酞和多奈哌齐的神经保护作用,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茚满酮/苯并呋喃酮和哌啶杂化物,用于评估其神经保护活性,旨在提高天然苯酞类似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在这项研究中,观察到与苯并呋喃酮化合物相比,大多数尾部带有 1-甲基哌啶的茚满酮衍生物对体外氧糖剥夺/再灌注 (OGD/R) 诱导的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表现出优异的神经保护作用。在合成的化合物中,11种( 4、14、15、22、26、35、36、37、48、49和 52 )在 OGD / R 模型中表现出强大的细胞活力,以及良好的血脑屏障渗透性:通过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测定证实。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4在 3.125 至 100 μM 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显着的神经元细胞活力,且不诱导细胞毒性。体内大脑中动脉闭塞/R实验的进一步结果表明, 4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40 mg/kg的剂量下将梗塞体积减少至18.45%。这一结果表明,与
DOI:
10.1021/acschemneuro.4c00054
作为产物:
描述:
6-羟基-2H-苯并呋喃-3-酮
、
1,3-二溴丙烷
在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73 %的产率得到6-(3-bromopropoxy)benzofuran-3(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茚满酮/苯并呋喃酮和哌啶杂化物的合成和神经保护评价
摘要:
基于丁苯酞和多奈哌齐的神经保护作用,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茚满酮/苯并呋喃酮和哌啶杂化物,用于评估其神经保护活性,旨在提高天然苯酞类似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在这项研究中,观察到与苯并呋喃酮化合物相比,大多数尾部带有 1-甲基哌啶的茚满酮衍生物对体外氧糖剥夺/再灌注 (OGD/R) 诱导的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表现出优异的神经保护作用。在合成的化合物中,11种( 4、14、15、22、26、35、36、37、48、49和 52 )在 OGD / R 模型中表现出强大的细胞活力,以及良好的血脑屏障渗透性:通过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测定证实。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4在 3.125 至 100 μM 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显着的神经元细胞活力,且不诱导细胞毒性。体内大脑中动脉闭塞/R实验的进一步结果表明, 4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40 mg/kg的剂量下将梗塞体积减少至18.45%。这一结果表明,与
DOI:
10.1021/acschemneuro.4c000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Novel 2,6-disubstituted benzofuran-3-one analogues improve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neuroprotective and antioxidative effects
作者:
Zunhua Yang、Gengzhuo Luo、Yuqing Ying、Huilan Li、Yang Wan、Guoliang Xu、Mingdong Li、Yang Xian、Yulin Feng、Yuanying Fang
DOI:
10.1016/j.bioorg.2023.106346
日期:
2023.3
US5245051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5245051A
公开(公告)日:
1993-09-14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雷美替胺杂质3
雷美替胺杂质22
雷美替胺杂质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钠1,4-二[(2-乙基己基)氧基]-1,4-二氧代-2-丁烷磺酸酯-3,3-二(4-羟基苯基)-2-苯并呋喃-1(3H)-酮(1:1:1)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
13
C
6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二庚酸酯
邻甲酚酞二己酸酯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萘并[2,3-b]呋喃-8(4H)-酮,4a,5,6,7,8a,9-六氢-,顺-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酚,2-[3-(2-苯并呋喃基)-5,6-二氢-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6-基]-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Ethyl 2-{N-butyl-N-[(2'-[N-triphenylmethyl-1H-tetrazol-5-yl]biphenyl-4-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ylate
下一个:2-(4-morpholino-3-fluoro-pyridin-2-ylmethylsulphinyl)-4,5-dimethoxy-(1H)-benzimidaz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