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tra-O-acetyl-8-isopropylriboflavin | 1112897-2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tra-O-acetyl-8-isopropylriboflavin
英文别名
[(2R,3S,4S)-2,3,4-triacetyloxy-5-(7-methyl-2,4-dioxo-8-propan-2-ylbenzo[g]pteridin-10-yl)pentyl] acetate
tetra-O-acetyl-8-isopropylriboflavin化学式
CAS
1112897-20-7
化学式
C27H32N4O10
mdl
——
分子量
572.572
InChiKey
XSFFXKPCAXOSMI-ZDXQCDE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41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8
  • 拓扑面积:
    17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tra-O-acetyl-8-isopropylriboflavin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0%的产率得到8-isopropylriboflavin
    参考文献:
    名称:
    结构修饰黄素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
    摘要:
    已经合成了四种结构改性的黄素化合物,并通过用连二亚硫酸钠化学还原来表征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除了先前报道的 1- 和 5- 脱氮杂核黄素外,还获得了 7,8- 二甲基衍生物和 8-异丙基核黄素。在所有情况下,这些化合物的合成都是从适当取代的苯胺开始,该苯胺与核糖基链缩合,然后完成退火的三环结构。双去甲基和异丙基化合物的吸收最大值与核黄素相似(分别为 436 和 448 nm),而 1-去氮杂核黄素显示出红移吸收(λmax = 537 nm),而 5-去氮杂核黄素则显示出红移吸收(λmax = 400 纳米)。四种修饰的黄素化合物的中点电位 (E0') 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使用核黄素作为参考化合物。两种烷基改性黄素的负中点电位略低,而与参考化合物相比,两种脱氮化合物具有更多的负中点值。(©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DOI:
    10.1002/ejoc.200800504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O-acetyl-8-isopropyl-5-nitrosoriboflavin 在 sodium dithioni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100%的产率得到tetra-O-acetyl-8-isopropylriboflavin
    参考文献:
    名称:
    结构修饰黄素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
    摘要:
    已经合成了四种结构改性的黄素化合物,并通过用连二亚硫酸钠化学还原来表征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除了先前报道的 1- 和 5- 脱氮杂核黄素外,还获得了 7,8- 二甲基衍生物和 8-异丙基核黄素。在所有情况下,这些化合物的合成都是从适当取代的苯胺开始,该苯胺与核糖基链缩合,然后完成退火的三环结构。双去甲基和异丙基化合物的吸收最大值与核黄素相似(分别为 436 和 448 nm),而 1-去氮杂核黄素显示出红移吸收(λmax = 537 nm),而 5-去氮杂核黄素则显示出红移吸收(λmax = 400 纳米)。四种修饰的黄素化合物的中点电位 (E0') 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使用核黄素作为参考化合物。两种烷基改性黄素的负中点电位略低,而与参考化合物相比,两种脱氮化合物具有更多的负中点值。(©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DOI:
    10.1002/ejoc.2008005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黄素酰色氨酸 高蝶酸 骏河毒素 酵母粉 诺米林酸17-β-D-吡喃葡萄糖苷 蝶酸 蝶啶3-氧化物 蝶啶-6-基-甲醇 蝶啶-4,6-二胺 蝶啶-2,4-二胺 蝶呤-6-羧酸 苯癸酸,2-羟基-3,4-二甲氧基-6-甲基 苯并[g]蝶啶-4a(2H)-基,5-乙基-3,4,5,10-四氢-3,7,8,10-四甲基-2,4-二羰基- 苯并[g]蝶啶-2,4(1H,3H)-二酮,5-乙酰基-5,10-二氢-1,3-二甲基- 苯并[g]蝶啶-2,4(1H,3H)-二酮,5,10-二氢-7,8-二甲基- 苯并[g]蝶啶-2,4(1H,3H)-二酮,1,7,8-三甲基- 羧甲基黄素 羟基-2-吡啶酮 维生素 B2 维他命 B2 硫酸氢3-(6,7-二氯-2,4-二羰基-3,4-二氢苯并[g]蝶啶-10(2H)-基)-N-乙基-N-(2-羟基乙基)丙烷-1-铵 硫酸氢2-(7,8-二氯-2,4-二羰基-3,4-二氢苯并[g]蝶啶-10(2H)-基)-N,N-二甲基乙铵 甲氨蝶呤钠 甲氨蝶呤杂质1 生物蝶呤-d3 生物喋呤中间体 环己烯,3-氟-4-(甲硫基)-,反-(9CI) 玫瑰黄色素 溴化氢溴化1-(2-氨基乙基)-3-甲基-4-[(Z)-2-萘-1-基乙烯基]吡啶正离子 氯化3-(7-氯-2,4-二羰基-3,4-二氢苯并[g]蝶啶-10(2H)-基)-N,N-二甲基丙烷-1-铵 氨蝶呤钠 氨苯蝶啶 氨甲酸,[(1S)-2-羟基-1-甲基丙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氨甲蝶呤 氨基蝶呤 核黄素还原 核黄素杂质Q 核黄素5'-硫酸盐 核黄素3′,4′-二磷酸酯 核黄素-4'-磷酸 核黄素-3'-磷酸盐 核黄素,2',3',4',5'-四乙酸酯 核黄素 5'-丁酸酯 核黄素 无色喋呤 异黄蝶呤 己二酸,2-[[4-[[(2-氨基-1,4,5,6,7,8-六氢-4-羰基-6-蝶啶基)甲基]氨基]苯甲酰]氨基]- 左亚叶酸钙杂质 左亚叶酸钙 四氢蝶酰五谷氨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