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O-(tetra-butyldimethylsilyl)5'-O-(4,4'-dimethyoxytrityl)-N-acetyl-5-(dimethylamino)-2'-deoxyuridine | 1363720-9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O-(tetra-butyldimethylsilyl)5'-O-(4,4'-dimethyoxytrityl)-N-acetyl-5-(dimethylamino)-2'-deoxyuridine
英文别名
1-[(2R,4S,5R)-5-[[bis(4-methoxyphenyl)-phenylmethoxy]methyl]-4-[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oxolan-2-yl]-5-(dimethylamino)pyrimidine-2,4-dione
3'-O-(tetra-butyldimethylsilyl)5'-O-(4,4'-dimethyoxytrityl)-N-acetyl-5-(dimethylamino)-2'-deoxyuridine化学式
CAS
1363720-95-9
化学式
C38H49N3O7Si
mdl
——
分子量
687.908
InChiKey
SQEDKHMXTDLGBM-LBFZIJH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1
  • 重原子数:
    49
  • 可旋转键数:
    13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98.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作为通过DNA双链体进行正电荷转移的有效空穴捕获位点的寡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和光氧化。
    摘要:
    我们设计和合成了包含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DMA)C)的DNA双链体,以研究C(5)取代的胞嘧啶碱基对DNA双链体中正电荷(空穴)的转移和捕获的影响。荧光猝灭实验表明,与其他天然核碱基相比,(DMA)C碱基更容易被单电子氧化成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在对包含(DMA)C的双链体进行光辐照后,注入光敏剂的空穴迁移穿过DNA碱基,并被有效地捕获在(DMA)C位置,在此处通过热哌啶处理产生了增强的氧化链裂解。通过空穴转移形成的(DMA)C自由基阳离子可能会发生特定的水合反应,并随后添加分子氧,从而导致其分解,然后在(DMA)C位点进行主要的链切割。这种非凡的特性表明,修饰的胞嘧啶(DMA)C可以在DNA双链体的正电荷转移中充当有效的空穴捕获位点。
    DOI:
    10.1039/c2ob06642d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作为通过DNA双链体进行正电荷转移的有效空穴捕获位点的寡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和光氧化。
    摘要:
    我们设计和合成了包含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DMA)C)的DNA双链体,以研究C(5)取代的胞嘧啶碱基对DNA双链体中正电荷(空穴)的转移和捕获的影响。荧光猝灭实验表明,与其他天然核碱基相比,(DMA)C碱基更容易被单电子氧化成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在对包含(DMA)C的双链体进行光辐照后,注入光敏剂的空穴迁移穿过DNA碱基,并被有效地捕获在(DMA)C位置,在此处通过热哌啶处理产生了增强的氧化链裂解。通过空穴转移形成的(DMA)C自由基阳离子可能会发生特定的水合反应,并随后添加分子氧,从而导致其分解,然后在(DMA)C位点进行主要的链切割。这种非凡的特性表明,修饰的胞嘧啶(DMA)C可以在DNA双链体的正电荷转移中充当有效的空穴捕获位点。
    DOI:
    10.1039/c2ob06642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photooxidation of oligodeoxynucleotides containing 5-dimethylaminocytosine as an efficient hole-trapping site in the positive-charge transfer through DNA duplexes
    作者:Hisatsugu Yamada、Masayuki Kurata、Kazuhito Tanabe、Takeo Ito、Sei-ichi Nishimoto
    DOI:10.1039/c2ob06642d
    日期:——
    hole migrated through the DNA bases and was trapped efficiently at the (DMA)C sites, where an enhanced oxidative strand cleavage occurred by hot piperidine treatment. The (DMA)C radical cation formed by hole transfer may undergo specific hydration and subsequent addi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thereby leading to its decomposition followed by a predominant strand cleavage at the (DMA)C site. This remarkable
    我们设计和合成了包含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DMA)C)的DNA双链体,以研究C(5)取代的胞嘧啶碱基对DNA双链体中正电荷(空穴)的转移和捕获的影响。荧光猝灭实验表明,与其他天然核碱基相比,(DMA)C碱基更容易被单电子氧化成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在对包含(DMA)C的双链体进行光辐照后,注入光敏剂的空穴迁移穿过DNA碱基,并被有效地捕获在(DMA)C位置,在此处通过热哌啶处理产生了增强的氧化链裂解。通过空穴转移形成的(DMA)C自由基阳离子可能会发生特定的水合反应,并随后添加分子氧,从而导致其分解,然后在(DMA)C位点进行主要的链切割。这种非凡的特性表明,修饰的胞嘧啶(DMA)C可以在DNA双链体的正电荷转移中充当有效的空穴捕获位点。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3-三苯基甲氨基甲基)吡啶 非马沙坦杂质1 隐色甲紫-d6 隐色孔雀绿-d6 隐色孔雀绿 隐色乙基结晶紫 降钙素杂质10 酸性黄117 酸性蓝119 酚酞啉 酚酞二硫酸钾水合物 萘,1-甲氧基-3-甲基 苯酚,4-(1,1-二苯基丙基)- 苯甲醇,4-溴-a-(4-溴苯基)-a-苯基- 苯甲酸,4-(羟基二苯甲基)-,甲基酯 苯甲基N-[(2(三苯代甲基四唑-5-基-1,1联苯基-4-基]-甲基-2-氨基-3-甲基丁酸酯 苯基双-(对二乙氨基苯)甲烷 苯基二甲苯基甲烷 苯基二[2-甲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甲烷 苯基{二[4-(三氟甲基)苯基]}甲醇 苯基-二(2-羟基-5-氯苯基)甲烷 苄基2,3,4-三-O-苄基-6-O-三苯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5-氨基-5-脱氧-2,3-O-异亚丙基-6-O-三苯甲基呋喃己糖苷 苄基 2-乙酰氨基-2-脱氧-6-O-三苯基-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2,3-O-异亚丙基-6-三苯甲基-alpha-D-甘露呋喃糖 膦酸,1,2-乙二基二(磷羧基甲基)亚氨基-3,1-丙二基次氮基<三价氮基>二(亚甲基)四-,盐钠 脱氢奥美沙坦-2三苯甲基奥美沙坦脂 美托咪定杂质28 绿茶提取物茶多酚陕西龙孚 结晶紫 磷,三(4-甲氧苯基)甲基-,碘化 碱性蓝 硫代硫酸氢 S-[2-[(3,3,3-三苯基丙基)氨基]乙基]酯 盐酸三苯甲基肼 白孔雀石绿-d5 甲酮,(反-4-氨基-4-甲基环己基)-4-吗啉基- 甲基三苯基甲基醚 甲基6-O-(三苯基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三苯甲酸酯 甲基3,4-O-异亚丙基-2-O-甲基-6-O-三苯甲基吡喃己糖苷 甲基2-甲基-N-{[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丙氨酸酸酯 甲基2,3,4-三-O-苯甲酰基-6-O-三苯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2,3,4-三-O-苄基-6-O-三苯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2,3,4-三-O-(苯基甲基)-6-O-(三苯基甲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6-O-三苯基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1-trityl-1H-imidazol-4-yl)乙酸酯 甲基 2,3,4-三-O-苄基-6-O-三苯基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环丙胺,1-(1-甲基-1-丙烯-1-基)- 溶剂紫9 溴化N,N,N-三乙基-2-(三苯代甲基氧代)乙铵 海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