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5-Bromo-1,3-benzoxazol-2-yl)pyridine-2-carboxylic acid | 1160737-9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5-Bromo-1,3-benzoxazol-2-yl)pyridine-2-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6-(5-bromo-1,3-benzoxazol-2-yl)pyridine-2-carboxylic acid
6-(5-Bromo-1,3-benzoxazol-2-yl)pyridine-2-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160737-99-4
化学式
C13H7BrN2O3
mdl
——
分子量
319.114
InChiKey
ZBEMHNQMETZJT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6.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ytterbium(III) chloride hexahydrate6-(5-Bromo-1,3-benzoxazol-2-yl)pyridine-2-carboxylic acid 在 NaOH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 为溶剂, 生成 [Yb(κ3-BrC7H3NOC5H3N(COO))2(κ1-BrC7H3NOC5H3N(COO))(water)2]*2water
    参考文献:
    名称:
    苯并噻唑和苯并恶唑取代的吡啶-2-羧酸盐作为Euro发光的有效增感剂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容易合成苯并噻唑和苯并恶唑取代的吡啶-2-羧酸的方法。这些配位体形成的单核九坐标配合物[LN(κ 3 -配体)2(κ 1 -配体)(H 2 O)2 ]与轻和重的三价镧系元素,如从11种复合物的X射线分析确定。次要产物的晶体结构,无水九坐标络合物[铕(κ 3 -L)3 ],也被确定。ado螯合物的光物理研究表明,新配体的三重态位于20400-21400 cm -1。配体是good发光的良好敏化剂,配体到金属的能量转移效率为60-100%。emission排放的整体量子产率很高,固态为12-14%,在溶液中用二甲基亚砜代替两个金属配位的水分子后,increase的量子产率提高到29-39%。近红外发射镧系元素的发光也被敏化,但量子产率要小得多,在DMSO中,钕的量子产率为0.17%,的量子产率为1.25%,而这两个离子的能量转移效率均低于50%。
    DOI:
    10.1021/ic90051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钙离子载体A23187半镁盐 钙离子载体A23187半钙盐 萘并[2,3-d]噁唑-2,8(3H,5H)-二酮,6,7-二氢-5-甲基- 萘并[2,3-d]噁唑-2,5-二酮,3,6,7,8-四氢-3,8-二甲基- 荧光增白剂EBF 苯并恶唑胺 苯并恶唑的取代物 苯并恶唑甲磺酰氯 苯并恶唑基-2-甲酰基-S-乙基-异缩氨基硫脲 苯并恶唑-2-羧酸酰肼 苯并恶唑-2-磺酸 苯并恶唑-2-甲酸 苯并恶唑-2-甲磺酸钠 苯并恶唑-2-乙酸 苯并恶唑 苯并噁唑-5-甲酸 苯并噁唑-2-羧酸乙酯 苯并噁唑-2-甲醛 苯并噁唑,5,7-二(1,1-二甲基乙基)-2-乙烯基- 苯并噁唑,5,7-二(1,1-二甲基乙基)-2-乙基- 苯并噁唑,4,7-二氯-2-(氯甲基)- 苯并噁唑,2-叠氮- 苯并噁唑,2-(氯甲基)-4,7-二氟- 苯并[d]恶唑-7-甲酸甲酯 苯并[d]恶唑-5-硼酸频哪醇酯 苯并[d]噁唑-6-甲醛 苯并[d]噁唑-2-羧酸甲酯 苯并[d]噁唑-2-甲醇 苯并[D]恶唑-7-胺 苯并[D]噁唑-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噁唑-2-羧酸钾 苯并-13C6-噁唑 离子载体 碘化二氢2-[3-(5,6-二氯-1,3-二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硫代偏糖醛 甲酰胺,N-乙基-N-[6-[(3-甲酰基苯氧基)甲基]-2-苯并噁唑基]- 甲酰胺,N-[6-(溴甲基)-2-苯并噁唑基]-N-乙基- 甲基硫酸1-甲基-8-[(甲基氨基甲酰)氧代]喹啉正离子 甲基6-氨基-1,3-苯并恶唑-2-羧酸酯 甲基2-氨基-1,3-苯并恶唑-5-羧酸酯 甲基1,3-苯并恶唑-2-基乙酸酯 甲基-2-乙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甲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环戊二烯并[e][1,3]恶嗪-5,6-二胺 环戊二烯并[d][1,3]恶嗪-6,7-二胺 溴氯唑酮 溴化二氢2-[3-[1-[4-[(乙酰氨基)磺基基]丁基]-5,6-二氯-3-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6-氯-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甲基酯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甲基(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