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fluoro-2,6-bis(trimethylsilyl)phenol | 1313182-6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fluoro-2,6-bis(trimethylsilyl)phenol
英文别名
——
4-fluoro-2,6-bis(trimethylsilyl)phenol化学式
CAS
1313182-67-0
化学式
C12H21FOSi2
mdl
——
分子量
256.468
InChiKey
MISPJBJVZORPH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2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0.2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芳基和甲硅烷基苯并与1,3-偶极的区域互补环加成反应:苯并咪唑衍生物的选择性合成
    摘要:
    苯并稠合的含氮杂环在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含量很高。制备此类杂环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是苯与1,3-偶极化合物的(3 + 2)环加成反应。但是,不对称取代的苯炔的反应通常显示出低选择性,因此产生两种区域异构体的混合物。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多取代的苯并稠合的唑衍生物如苯并三唑,1 H-吲唑和苯并[ d]的两种区域异构体的合成。异恶唑通过3-硼基和3-甲硅烷基苯并与1,3-偶极的区域互补(3 + 2)环加成反应。从新的前体中生成3-硼基苯甲酮的改进是这项工作最重要的结果之一,该工作成功进行了(3 + 2)个环加成反应,并具有排他性和近端选择性。另一方面,3-甲硅烷基苯甲酮的类似反应选择性地提供了远端的环加合物。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这些惊人的区域选择性的反应途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硼烷基苯甲酮的(3 + 2)环加成反应受硼烷基的静电作用控制,而甲硅烷基苯甲酮的环加成反应主要受大体积立体位阻的控制。通过异常过渡态产生静电不利的加合物的甲硅烷基。
    DOI:
    10.1021/jo302802b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芳基和甲硅烷基苯并与1,3-偶极的区域互补环加成反应:苯并咪唑衍生物的选择性合成
    摘要:
    苯并稠合的含氮杂环在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含量很高。制备此类杂环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是苯与1,3-偶极化合物的(3 + 2)环加成反应。但是,不对称取代的苯炔的反应通常显示出低选择性,因此产生两种区域异构体的混合物。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多取代的苯并稠合的唑衍生物如苯并三唑,1 H-吲唑和苯并[ d]的两种区域异构体的合成。异恶唑通过3-硼基和3-甲硅烷基苯并与1,3-偶极的区域互补(3 + 2)环加成反应。从新的前体中生成3-硼基苯甲酮的改进是这项工作最重要的结果之一,该工作成功进行了(3 + 2)个环加成反应,并具有排他性和近端选择性。另一方面,3-甲硅烷基苯甲酮的类似反应选择性地提供了远端的环加合物。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这些惊人的区域选择性的反应途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硼烷基苯甲酮的(3 + 2)环加成反应受硼烷基的静电作用控制,而甲硅烷基苯甲酮的环加成反应主要受大体积立体位阻的控制。通过异常过渡态产生静电不利的加合物的甲硅烷基。
    DOI:
    10.1021/jo302802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rtho-Selective Nucleophilic Addition of Primary Amines to Silylbenzynes: Synthesis of 2-Silylanilines
    作者:Takashi Ikawa、Tsuyoshi Nishiyama、Takashi Shigeta、Shinya Mohri、Shinsuke Morita、Sho-ichi Takayanagi、Yuki Terauchi、Yuki Morikawa、Akira Takagi、Yoshinobu Ishikawa、Satoshi Fujii、Yasuyuki Kita、Shuji Akai
    DOI:10.1002/anie.201100360
    日期:2011.6.14
    ortho‐selective nucle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 of amines to 3‐substituted benzynes has been achieved. Despite a large trimethylsilyl substituent, primary amines attack the C2 position of 3‐silylbenzynes to produce 2‐silylanilines (see scheme). This outcome is likely to result from the inductive electron‐donating effect of the silyl group, which overrides its steric repulsion with the approaching amines.
    原因:首先实现了胺与3-取代的炔的首次邻位选择性亲核加成反应。尽管有一个较大的三甲基硅烷基取代基,但伯胺会攻击3-甲硅烷并的C2位置生成2-甲硅烷苯胺(请参见方案)。该结果可能是由于甲硅烷基的感应给电子效应所致,该效应将其空间位阻与接近的胺相抵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