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1,3-benzothiazol-2-yl)-N,N-diethyl-2-(2-pyridin-2-ylethylimino)chromen-7-amine | 1314880-4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1,3-benzothiazol-2-yl)-N,N-diethyl-2-(2-pyridin-2-ylethylimino)chromen-7-amine
英文别名
——
3-(1,3-benzothiazol-2-yl)-N,N-diethyl-2-(2-pyridin-2-ylethylimino)chromen-7-amine化学式
CAS
1314880-40-4
化学式
C27H26N4OS
mdl
——
分子量
454.596
InChiKey
YMAXIFMGCSXWD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33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78.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elective colorimetric and fluorometric sensing of Cu(ii) by iminocoumarin derivative in aqueous buffer
    摘要:
    以吡啶基和苯并噻唑基官能团为基础,合成了一种新的亚氨基香豆素受体 L (C27H26N4OS)。L 的合成非常容易,且分离率高。与 Li+、Na+、Ca2+、Mg2+、Cr2+、Mn2+、Fe2+、Co2+、Ni2+、Cu2+、Zn2+、Cd2+、Pb2+ 和 Ag+ 相比,L 在 Cu2+ 的作用下显示出选择性和明显的颜色变化,从黄色变为橙色。Cu2+ 的肉眼检测限为 2 μM,而发射实验显示的检测限较低,为 200 nM。通过发射实验对存在 50 个等量的其他离子时 L 的选择性研究表明,对 1 个等量的 Cu2+ 的检测没有干扰。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反阴离子(Cl-、ClO4-、NO3-、CF3SO3-、SO42- 和 BF4-)的 Cu2+ 盐存在下进行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研究表明,无论反阴离子的性质如何,缓冲介质中的光谱输出几乎是相似的。详细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滴定实验表明,存在 1 :1 和 2 :1 : 1 和 2 : 2(L : Cu2+)的络合比例,而 EPR 研究则显示了络合物中 Cu(II)中心的 dx2-y2 基态。此外,单晶 X 射线结构研究证实了[Cu(L)(CH3CN)].2ClO4 单核复合物的形成以及 L 在固态下的柔性构象。
    DOI:
    10.1039/c1dt10177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ective colorimetric and fluorometric sensing of Cu(ii) by iminocoumarin derivative in aqueous buffer
    作者:B. Nisar Ahamed、Pradyut Ghosh
    DOI:10.1039/c1dt10177c
    日期:——
    A new iminocoumarin based receptor L (C27H26N4OS) is synthesized with pyridyl and benzothiazolyl functionality. Synthesis of L is easy and it is isolated in good yield. L shows a selective and distinct color change from yellow to orange with Cu2+ over Li+, Na+, Ca2+, Mg2+, Cr2+, Mn2+, Fe2+, Co2+, Ni2+, Cu2+, Zn2+, Cd2+, Pb2+, and Ag+ whereas a slight change in color is also observed in the case of Hg2+ but L shows selective fluorescent quenching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Cu2+ in aqueous HEPES buffer (pH 7.0). The naked eye detection limit of Cu2+ is determined at 2 μM whereas an emission experiment shows a lower detection limit at 200 nM. Selectivity studies of L in presence of 50 equivalents of other ion(s) by emission experiment show no interference toward the detection of 1 equivalent of Cu2+. Both UV-Vis and fluorescence studies in the presence of Cu2+-salts of different counter anions with various sizes and shapes (Cl−, ClO4−, NO3−, CF3SO3−, SO42− and BF4−) show almost similar spectral output in buffer media irrespective of the nature of the counter anions. The detailed UV-Vis and fluorescence titration experiments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both 1 : 1 and 2 : 1 (L : Cu2+) complexation stoichiometry and EPR study shows dx2–y2 ground state of the Cu(II) centre in the complex. Furthermore the formation of a mononuclear [Cu(L)(CH3CN)].2ClO4 complex and the flexible conformation of L in the solid state are confirmed by the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al study.
    以吡啶基和苯并噻唑基官能团为基础,合成了一种新的亚氨基香豆素受体 L (C27H26N4OS)。L 的合成非常容易,且分离率高。与 Li+、Na+、Ca2+、Mg2+、Cr2+、Mn2+、Fe2+、Co2+、Ni2+、Cu2+、Zn2+、Cd2+、Pb2+ 和 Ag+ 相比,L 在 Cu2+ 的作用下显示出选择性和明显的颜色变化,从黄色变为橙色。Cu2+ 的肉眼检测限为 2 μM,而发射实验显示的检测限较低,为 200 nM。通过发射实验对存在 50 个等量的其他离子时 L 的选择性研究表明,对 1 个等量的 Cu2+ 的检测没有干扰。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反阴离子(Cl-、ClO4-、NO3-、CF3SO3-、SO42- 和 BF4-)的 Cu2+ 盐存在下进行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研究表明,无论反阴离子的性质如何,缓冲介质中的光谱输出几乎是相似的。详细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滴定实验表明,存在 1 :1 和 2 :1 : 1 和 2 : 2(L : Cu2+)的络合比例,而 EPR 研究则显示了络合物中 Cu(II)中心的 dx2-y2 基态。此外,单晶 X 射线结构研究证实了[Cu(L)(CH3CN)].2ClO4 单核复合物的形成以及 L 在固态下的柔性构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