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萘吡酮霉素B1 | 103106-23-6

中文名称
萘吡酮霉素B1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apyradiomycin B1
英文别名
Napyradiomycin B1;(3R,4aR,10aS)-3,4a-dichloro-10a-[[(1R,3S)-3-chloro-2,2-dimethyl-6-methylidenecyclohexyl]methyl]-6,8-dihydroxy-2,2-dimethyl-3,4-dihydrobenzo[g]chromene-5,10-dione
萘吡酮霉素B1化学式
CAS
103106-23-6
化学式
C25H29Cl3O5
mdl
——
分子量
515.861
InChiKey
XBOGIWAZQGMLND-RVRKADH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
  • 重原子数:
    3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83.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Sodium orthovanadate 、 potassium chloride 、 双氧水 、 magnes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萘吡酮霉素B1
    参考文献:
    名称:
    萘啶霉素 A1 和 B1 的总酶合成
    摘要:
    细菌类萜类萘放射霉素家族的生物合成途径在它们最初分离后 32 年和基因簇发现后 11 年已被充分描述。抗菌和细胞毒性天然产物萘啶霉素 A1 和 B1 使用三种有机底物(1,3,6,8-四羟基萘、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和焦磷酸香叶基)和五种酶催化生产:两种芳香异戊二烯转移酶(NapT8 和 T9);和三个钒依赖性卤代过氧化物酶 (VHPO) 同系物(NapH1、H3 和 H4)。基于先前对 NapH1、H3 和 T8 的表征,我们在此描述了萘二甲酸构建所需的初始 (NapT9、H1) 和最终 (NapH4) 步骤。这种显着简化的生物合成突出了 VHPO 酶学在复杂天然产物生成中的效用,因为 NapH4 有效地进行了独特的氯铵诱导的萜类环化,以建立两个立体中心和一个新的碳-碳键,而双作用 NapH1 催化氯化和醚化反应在路径的两个不同阶段。此外,我们使用重组萘放射霉素生物合成酶在 1 天内在一锅中
    DOI:
    10.1021/jacs.8b101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Enzyme Syntheses of Napyradiomycins A1 and B1
    作者:Shaun M. K. McKinnie、Zachary D. Miles、Peter A. Jordan、Takayoshi Awakawa、Henry P. Pepper、Lauren A. M. Murray、Jonathan H. George、Bradley S. Moore
    DOI:10.1021/jacs.8b10134
    日期:2018.12.26
    chloronium-induced terpenoid cyclization to establish two stereocenters and a new carbon-carbon bond, and dual-acting NapH1 catalyzes chlorination and etherification reactions at two distinct stages of the pathway. Moreover, we employed recombinant napyradiomycin biosynthetic enzymes to chemoenzymatically synthesize milligram quantities in one pot in 1 day. This method represents a viable enantioselective
    细菌类萜类萘放射霉素家族的生物合成途径在它们最初分离后 32 年和基因簇发现后 11 年已被充分描述。抗菌和细胞毒性天然产物萘啶霉素 A1 和 B1 使用三种有机底物(1,3,6,8-四羟基萘、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和焦磷酸香叶基)和五种酶催化生产:两种芳香异戊二烯转移酶(NapT8 和 T9);和三个钒依赖性卤代过氧化物酶 (VHPO) 同系物(NapH1、H3 和 H4)。基于先前对 NapH1、H3 和 T8 的表征,我们在此描述了萘二甲酸构建所需的初始 (NapT9、H1) 和最终 (NapH4) 步骤。这种显着简化的生物合成突出了 VHPO 酶学在复杂天然产物生成中的效用,因为 NapH4 有效地进行了独特的氯铵诱导的萜类环化,以建立两个立体中心和一个新的碳-碳键,而双作用 NapH1 催化氯化和醚化反应在路径的两个不同阶段。此外,我们使用重组萘放射霉素生物合成酶在 1 天内在一锅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