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1-ol | 50360-0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1-ol
英文别名
4-Oxy-naphthaldehyd-(1)-anil;4-(Phenylimino-methyl)-[1]naphthol
4-((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1-ol化学式
CAS
50360-08-2
化学式
C17H13NO
mdl
——
分子量
247.296
InChiKey
ZMNRETVXFUPLL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2.59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哌啶4-((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1-ol聚合甲醛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76%的产率得到4-((phenylimino)methyl)-2-(piperidin-1-yl-methyl)naphthal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4-((苯基亚氨基)甲基)萘-1-醇互变异构平衡的受控位移
    摘要:
    摘要 4-((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1-ol 和 4-((phenylimino)methyl)-2-(piperidin-1-ylmethyl)naphthalen-1-ol 已被合成,并使用分子光谱研究了它们的互变异构性质(UV-Vis 吸收/发射和 NMR)、X 射线晶体学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柔性哌啶环,将在乙腈中质子化/去质子化时实现互变异构平衡的受控转变。添加金属盐也会改变互变异构平衡,但浓度非常高,这不是由络合物形成引起的,而是盐添加的特殊效果。
    DOI:
    10.1016/j.molstruc.2012.11.055
  • 作为产物:
    描述:
    萘酚盐酸乙醚乙醇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生成 4-((phenylimino)methyl)naphthal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Gattermann; v. Horlacher, Chemische Berichte, 1899, vol. 32, p. 286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lobal Strategies for Diseas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Proteomics
    作者:Sudhir Srivastava、Sam Hanash
    DOI:10.1155/2001/708123
    日期:——
    biological fluids. Since the completion of human genome sequence, the discipline of proteomics has taken a center stage in defining the future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This is due, to some extent, to the fact that the sequencing of the human genome and other important genomes has opened the door for proteomics by providing a sequence-based framework for mining the proteome. The growth in proteomic tools
    蛋白质组学领域对于识别正常和患病细胞的非靶向、全局分子谱“特征”具有很大的前景。虽然基因组学提供了广泛的工具来识别突变或失调的基因,但蛋白质组学提供了测量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稳定性、磷酸化状态、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 DNA 结合亲和力的能力。这些生物学事件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能仅通过 DNA 和 mRNA 的努力进行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给定时间,细胞中的 mRNA 丰度和蛋白质表达平之间没有特定的相关性。这种差异可能源于对 mRNA 翻译的控制以及 mRNA 和蛋白质的稳定性。由于几乎所有治疗干预策略或早期检测技术都针对表达的蛋白质,因此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以提供基本信息来表征分子平的疾病进展。因此,蛋白质组学与诊断和疾病标志物的鉴定特别相关,因为可以在血清和其他生物体液中检测蛋白质。自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以来,蛋白质组学学科已成为定义分子诊断未来的中心舞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