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fluoro-3-(phenethylamino)-4H-benzo[e][1,2,4]thiadiazine 1,1-diox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fluoro-3-(phenethylamino)-4H-benzo[e][1,2,4]thiadiazine 1,1-dioxide
英文别名
7-fluoro-1,1-dioxo-N-(2-phenylethyl)-4H-1lambda6,2,4-benzothiadiazin-3-imine;7-fluoro-1,1-dioxo-N-(2-phenylethyl)-4H-1λ6,2,4-benzothiadiazin-3-imine
7-fluoro-3-(phenethylamino)-4H-benzo[e][1,2,4]thiadiazine 1,1-diox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14FN3O2S
mdl
——
分子量
319.359
InChiKey
AKGWIHMCUAISS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78.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具有抗癌活性的卤代苯并噻二嗪衍生物**
    摘要:
    线粒体呼吸复合物 II (CII),也称为琥珀酸脱氢酶,在线粒体代谢中起关键作用。已知但效力低的 CII 抑制剂对癌细胞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包括基于苯并噻二嗪的抗低血糖二氮嗪。在此,我们首次研究了苯并噻二嗪衍生物对CII抑制的构效关系及其对癌细胞的影响。与二氮嗪相比,CII 抑制增加了 15 倍,尽管其 IC 50值为微摩尔。新衍生物的细胞毒性评估导致鉴定出比二氮嗪具有更大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其中最有效的化合物具有 IC 50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模型中为 2.93±0.07 μM,对非恶性细胞具有高选择性,是临床药物 5-氟尿嘧啶的两倍多。没有发现细胞毒性和 CII 抑制之间的相关性,因此表明该支架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描述的衍生物代表了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发现的有价值的热门化合物。
    DOI:
    10.1002/cmdc.2020007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of Halogenated Benzothiadiazine Derivatives with Anticancer Activity**
    作者:Bader I. Huwaimel、Myla Bhakta、Chaitanya A. Kulkarni、Alexander S. Milliken、Feifei Wang、Aimin Peng、Paul S. Brookes、Paul C. Trippier
    DOI:10.1002/cmdc.202000729
    日期:2021.4.8
    benzothiadiazine‐based anti‐hypoglycemic diazoxide. Herein, we study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benzothiadiazine derivatives for CII inhibition and their effect on cancer cells for the first time. A 15‐fold increase in CII inhibition was achieved over diazoxide, albeit with micromolar IC50 values. Cytotoxicity evaluation of the novel derivatives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mpounds with
    线粒体呼吸复合物 II (CII),也称为琥珀酸脱氢酶,在线粒体代谢中起关键作用。已知但效力低的 CII 抑制剂对癌细胞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包括基于苯并噻二嗪的抗低血糖二氮嗪。在此,我们首次研究了苯并噻二嗪衍生物对CII抑制的构效关系及其对癌细胞的影响。与二氮嗪相比,CII 抑制增加了 15 倍,尽管其 IC 50值为微摩尔。新衍生物的细胞毒性评估导致鉴定出比二氮嗪具有更大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其中最有效的化合物具有 IC 50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模型中为 2.93±0.07 μM,对非恶性细胞具有高选择性,是临床药物 5-氟尿嘧啶的两倍多。没有发现细胞毒性和 CII 抑制之间的相关性,因此表明该支架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描述的衍生物代表了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发现的有价值的热门化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