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u(DMP)Cl3] | 754190-4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u(DMP)Cl3]
英文别名
[Au(2,9-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Cl3];2,9-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trichlorogold
[Au(DMP)Cl<sub>3</sub>]化学式
CAS
754190-49-3
化学式
C14H12AuCl3N2
mdl
——
分子量
511.588
InChiKey
JKHHVPJWKOFICN-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u(DMP)Cl3]L-蛋氨酸 在 sod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Au(DMP)(L-Met)Cl2]+
    参考文献:
    名称:
    对一些四配位和五配位的金(III)配合物的稳定性,亲核取代反应,DNA / BSA相互作用,细胞毒活性,DFT和分子对接的研究
    摘要:
    两个金(III)络合物,方形[Au(DPP)Cl 2 ] +(1)和扭曲的方形金字塔形[Au(DMP)Cl 3 ](2)(其中DMP = 2,9-dimethyl-1,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了10-菲咯啉和DPP = 4,7-二苯基-1,10-菲咯啉)。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在水和缓冲溶液(25 mM Hepes,30 mM NaCl,pH = 7.2)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CV证实了它们的氧化还原稳定性。配合物1和2与生物学上相关的配体(例如硫脲(Tu),鸟苷5'-单磷酸(5'-GMP),谷胱甘肽(GSH)和L-蛋氨酸(L-Met),是通过拟流一级条件作为配体浓度和温度的函数,通过停流技术进行研究的。根据激活参数的值,所有研究的反应均遵循缔合取代机制。复合物1和2的DNA结合研究是通过UV-Vis和荧光光谱和粘度测量以及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进行的。实施密度泛函理论(D
    DOI:
    10.1039/d0nj02037k
  • 作为产物:
    描述:
    新铜试剂sodium tetrachloroaurate(III) dihyrate 在 silver 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52%的产率得到[Au(DMP)Cl3]
    参考文献:
    名称:
    APPLICATION OF 2,9-DI-SEC-BUTYL-1,10-PHENANTHROLINE AS A GLIOBLASTOMA TUMOR CHEMOTHERAPY
    摘要:
    提供了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在某些版本中,该方法包括将肺癌细胞或胶质瘤细胞暴露于对抗胶质瘤细胞生长有效的量的2,9-二叔丁基-1,10-邻菲啰啉(SBP)或SBP衍生物中。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需要此类治疗的受试者的肺癌或胶质瘤肿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受试者施用对治疗肺癌或胶质瘤肿瘤有效的量的SBP或SBP衍生物。对于任一方法,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暴露或施用SBP衍生物的伪五配位金(III)配合物。
    公开号:
    US20150125550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ock ‘n’ Roll With Gold: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a (bipyridine)AuCl<sub>3</sub> Complex
    作者:Anthony P. Shaw、Manik Kumer Ghosh、Karl W. Törnroos、David S. Wragg、Mats Tilset、Ole Swang、Richard H. Heyn、Søren Jakobsen
    DOI:10.1021/om300594c
    日期:2012.10.22
    Our previously reported microwave synthesis of (N–N)AuCl2+ complexes (where N–N = 2,2′-bipyridine (bpy) and sterically unencumbered bpy derivatives) was used to prepare derivatives where the bpy moiety was substituted in the 6,6′-positions. Instead of the square-planar complexes, these reactions produced neutral (N–N)AuCl3 complexes. In these, the tethered N–N ligand is bonded such that one N occupies
    我们以前报道的(N–N)AuCl 2 +配合物的微波合成(其中N–N = 2,2'-联吡啶(bpy)和空间上不受阻碍的bpy衍生物)被用来制备衍生物,其中bpy部分被6 ,6'-位置。这些反应产生的是中性(N–N)AuCl 3络合物,而不是方形平面的络合物。在这些分子中,束缚的N–N配体被键合,使得一个N在Au(III)中心的方形配位平面中占据规则位置,另一个N在一个伪轴位置,通过一个细长的Au–N键与Au相互作用,由两种配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测定。恒温11 H NMR光谱显示N–N配体的两个位点在NMR时间尺度上进行交换。对于N-N = 6,6'--ME 2 BPY激活参数被确定为Δ ħ ⧧= 8.5±0.4千卡摩尔-1和Δ小号⧧ = 0.7±2.0 CALķ -1摩尔-1。通过DFT计算研究了(6,6'-Me 2 bpy)AuCl 3的动力学行为,该研究详细介绍了NMR观察到的面内摇摆运
  • Gold(III) Carboxylate Complexes with N, N-Chelating Ligands: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IR Spectra
    作者:Nailya S. Akhmadullina、Aleksandra O. Borissova、Irina A. Garbuzova、Vasiliy M. Retivov、Roman A. Sandu、Yuri F. Kargin、Oleg N. Shishilov
    DOI:10.1002/zaac.201200436
    日期:2013.2
    New gold(III) carboxylate complexes [(L)Au(RCO2)2]BF4 (R = CH3, CMe3, CF3) with N, N-chelating ligands L (L = phenanthroline, 2, 2′-bipyridine), were obtained by the treatment of corresponding chloride complexes [(L)AuCl2]BF4 with silver(I) carboxylates. The structure of [(bipy)Au(CF3CO2)2]BF4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When five-coordinate gold(III) complexes [(L)AuCl3]
    获得了新的 (III) 羧酸配合物 [(L)Au(RCO2)2]BF4 (R = CH3, CMe3, CF3) 与 N, N-螯合配体 L (L = 咯啉, 2, 2'-联吡啶)通过用羧酸 (I) 处理相应的化物络合物 [(L)AuCl2]BF4。[(bipy)Au( CO2)2]BF4配合物的结构由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当使用五配位 (III) 配合物 [(L)AuCl3] (L = 2, 9-二甲基-1, 10-咯啉, 2, 2'-二喹啉) 作为起始原料时,同样的反应会导致产物不稳定,不能被孤立和表征。化物络合物对不同羧酸盐的反应性以及所得羧酸盐化合物的性质取决于羧酸盐基团中取代基 R 的性质,正如我们之前使用量子化学计算预测的那样。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铁(2+)六氟磷酸盐-1,10-菲咯啉(1:2:3) 钼,四羰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kN1,kN10)-,(OC-6-22)- 钌(2+)高氯酸酯-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1:2:3) 邻菲罗啉 苯甲酸,4,4'-[2,8-二(1,1-二甲基乙基)-4,10-二氢芘[4,5-D:9,10-D']二咪唑-5,11-二酰基]双- 胶原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1 石杉碱乙 氯化-1,10-菲咯啉水合物 氯(甘氨酰酸基)(1,10-菲咯啉)铜(II) 新铜试剂 新亚铜灵盐酸 吡嗪并[2,3-f]的[1,10]菲咯啉 吡嗪并[2,3-f][1,10]菲罗啉-2,3-二甲腈 吡喃联氮基[1,2,3,4-lmn][1,10]菲并啉二正离子(8CI,9CI) 双(2-苯并[h]喹啉-C2,N')(乙酰丙酮)合铱(III) 双(2,2-二吡啶)-(5-氨基邻二氮杂菲)双(六氟磷酸)钌 双(1,10-菲罗啉)钯(II)双(六氟磷酸盐) 二苯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4,7-二磺酸酯 二氯(1,10-菲咯啉)铜(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铂(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钯(II)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二(菲咯啉)(二吡啶并吩嗪)钌(II) 二(氰基)二(1,10-菲咯啉)-铁 二(1,10-菲咯啉)铜 三(1,10-菲咯啉)双(六氟磷酸盐)钴(II) 三(1,10-菲咯啉)三(六氟磷酸盐)钴(III) 三菲咯啉钴(III) 三氟甲基(1,10-菲咯啉)铜(I)[Trifluoromethylator®] 三-(1,10-菲咯啉)钌 三(苯甲酰丙酮酸根)单(邻二氮杂菲)铕(III) 三(二苯甲酰甲烷)单(5-氨基-1,10-菲罗啉)铕(III) 三(1,10-菲咯啉)硫酸铁 丁夫罗林 N-乙基-7,10-二氢-8-硝基-7-氧代-N-乙基-1,10-菲罗啉-3-甲酰胺 N-[4-(苯并[b][1,7]菲并啉-7-基氨基)-3-(甲基氨基)苯基]甲磺酰胺盐酸(1:1) B-1,10-菲罗啉-5-基硼酸 B-1,10-菲罗啉-2-基-硼酸 9-甲酰基-1,10-菲咯啉-2-羧酸 9-溴-1-甲基-1,10-菲咯啉-2-酮 9-氯-1-甲基-1,10-菲咯啉-2-酮 8,15-二去氢-17-甲基-石松定-1(18H)-酮 6-(2-碘苯基)亚氨基-1,10-菲咯啉-5-酮 6,7-二氢-5,8-二甲基二苯并(b,j)(1,10)菲咯啉 6,6'-二氰基-7,7'-二乙氧基-3,3'-(乙烷-1,2-二基)-5,5'-二苯基-2,2'-联-1,8-二氮杂萘 5-醛基-1,10-菲咯啉 5-羧基-1,10-菲罗啉 5-羟基-1,10-菲咯啉 5-硝基邻二氮杂菲-2,9-二羧酸一水合物 5-硝基-6氨基-1,10-邻菲罗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