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di-tert-butyl-4-nitrophenol | 94037-8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di-tert-butyl-4-nitrophenol
英文别名
2,6-di-tert-butyl-4-nitro-phenol;3,5-Ditert-butyl-4-nitrophenol
3,5-di-tert-butyl-4-nitrophenol化学式
CAS
94037-84-0
化学式
C14H21NO3
mdl
——
分子量
251.326
InChiKey
GGOONHNUTIVUP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9-131 °C
  • 沸点:
    362.0±42.0 °C(Predicted)
  • 密度:
    1.07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6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hydro-tris(3-tert-butylpyrazol-1-yl)borate zinc(II) triflate 、 3,5-di-tert-butyl-4-nitrophenol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62%的产率得到(Hydro-tris(3-tert-butylpyrazol-1-yl)borate) zinc(II) 3,5-bis(tert-butyl)-4-benzenone-κ1-nitr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2,6-二叔丁基-4-硝基苯氧与铜(ii)和锌(ii)的立体定向亚硝酸盐络合物及其氢原子转移反应性†
    摘要:
    笨重的2,6-二-叔与[TP丁基-4-硝基苯酚盐配体形成复合物吨卜的Cu II ] +和[TP吨卜锌II ] +结合通过将硝基在一个不寻常nitronato醌共振形式( Tp t Bu =氢三(3-叔丁基-吡唑-1-基)硼酸酯。在Cu的固态络合物具有五配位κ 2 -nitronate结构,而锌类似物具有四配位κ 1个-nitronate配体。没有2,6-二叔丁基取代基的4-硝基苯酚与[Tpt Bu Cu II ] +通过苯酚氧。这种结合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将2,6-二叔丁基苯酚酸酯配体与[Tp t Bu M II ] +单元结合的空间困难。TP吨卜的Cu II(κ 2 -O 2 Ñ吨卜2 c ^ 6 ħ 2O)通过提取氢原子与羟胺TEMPO–H(2,2,6,6-四甲基哌啶-1-醇)反应。因此,该系统显示出异常的空间强制过渡金属-配体结合基序以及铜-酚盐相互作用,这与生物和化学催化中通常观察到的不同。
    DOI:
    10.1039/c6dt04427a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叔丁基苯酚硝酸 作用下, 以 甲醇氘代氯仿 为溶剂, 生成 3,5-di-tert-butyl-4-nitro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Cross, Gordon G.; Fischer, Alfred; Henderson, George N.,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4, vol. 62, p. 2803 - 281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ROSS, G. G.;FISCHER, A.;HENDERSON, G. N., CAN. J. CHEM., 1984, 62, N 12, 2803-2812
    作者:CROSS, G. G.、FISCHER, A.、HENDERSON, G. N.
    DOI:——
    日期:——
  • Cross, Gordon G.; Fischer, Alfred; Henderson, George N.,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4, vol. 62, p. 2803 - 2812
    作者:Cross, Gordon G.、Fischer, Alfred、Henderson, George N.
    DOI:——
    日期:——
  • Sterically directed nitronate complexes of 2,6-di-tert-butyl-4-nitrophenoxide with Cu(<scp>ii</scp>) and Zn(<scp>ii</scp>) and their H-atom transfer reactivity
    作者:Thomas R. Porter、Ellen C. Hayes、Werner Kaminsky、James M. Mayer
    DOI:10.1039/c6dt04427a
    日期:——
    The bulky 2,6-di-tert-butyl-4-nitrophenolate ligand forms complexes with [TptBuCuII]+ and [TptBuZnII]+ binding via the nitro group in an unusual nitronato-quinone resonance form (TptBu = hydro-tris(3-tert-butyl-pyrazol-1-yl)borate). The Cu complex in the solid state has a five-coordinate κ2-nitronate structure, while the Zn analogue has a four-coordinate κ1-nitronate ligand. 4-Nitrophenol, without
    笨重的2,6-二-叔与[TP丁基-4-硝基苯酚盐配体形成复合物吨卜的Cu II ] +和[TP吨卜锌II ] +结合通过将硝基在一个不寻常nitronato醌共振形式( Tp t Bu =氢三(3-叔丁基-吡唑-1-基)硼酸酯。在Cu的固态络合物具有五配位κ 2 -nitronate结构,而锌类似物具有四配位κ 1个-nitronate配体。没有2,6-二叔丁基取代基的4-硝基苯酚与[Tpt Bu Cu II ] +通过苯酚氧。这种结合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将2,6-二叔丁基苯酚酸酯配体与[Tp t Bu M II ] +单元结合的空间困难。TP吨卜的Cu II(κ 2 -O 2 Ñ吨卜2 c ^ 6 ħ 2O)通过提取氢原子与羟胺TEMPO–H(2,2,6,6-四甲基哌啶-1-醇)反应。因此,该系统显示出异常的空间强制过渡金属-配体结合基序以及铜-酚盐相互作用,这与生物和化学催化中通常观察到的不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