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luminum chloride hexahydrate | 7784-1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luminum chloride hexahydrate
英文别名
aluminium chloride hexahydrate;aluminum trichloride hexahydrate;aluminium(III) chloride hexahydrate;aluminium chloride*6water;aluminium trichloride hexahydrate;aluminum(III) chloride hexahydrate;aluminium chloirde hexahydrate;aluminum chloride * 6 water;Aluminum chloride(AlCl3), hydrate (9CI);aluminum;trichloride;hydrate
aluminum chloride hexahydrate化学式
CAS
7784-13-6
化学式
AlCl3*6H2O
mdl
——
分子量
241.432
InChiKey
CAYKLJBSARHIDI-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0°C (dec.)
  • 密度:
    2.39
  • 溶解度:
    水中的溶解度:0.5g/10mL,透明,无色
  • 暴露限值:
    NIOSH: TWA 2 mg/m3
  • LogP:
    -1.380 (est)
  • 稳定性/保质期:
    1. 如果按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2. 避免接触碱、水分或潮湿环境以及氧化物;该物质可溶于水、醇和醚,其水溶液呈酸性。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6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82732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0 8/PG 3
  • 危险类别:
    8
  • RTECS号:
    BD053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5 + P351 + P338

SDS

SDS:3bdb7c98b86a3b67a3fb89becf3955d7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三氯化铝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Aluminium chloride
Aluminum chlorid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402 对水生生物有害。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Aluminium chloride
别名
Aluminum chloride
: AlCl3 · 6H2O
分子式
: 241.4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Aluminium chloride hexahydrat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7784-13-6
No.) 231-208-1
EC-编号 013-003-00-7
索引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氯化氢气体, 氧化铝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警告:有报道显示该物质的无水形式具有以下危险性。无水氯化铝在密闭容器中长期储存可自然分解,且在打
开容器时偶尔会发生爆炸,原因可能为湿气扩散进入容器后反应释放氯化氢气体导致压力升高。如在密封试管
中加热,会产生内部高压,这不仅由于本身的蒸汽压和释放的氯化氢产生压力,还因为该物质熔化为单体时其
体积会将近增加一倍。硝基苯和氯化铝的混合物为热不稳定物质,在90°C以上经多步分解反应可能引发爆炸,
这些步骤均为具有高放热性的自我加速过程最终产生偶氮和氧化偶氮多聚体。氯化铝与下列物质接触也可能发
生激烈的放热反应:烯烃、氯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2.5 - 3.5 在 20 °C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00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1 hPa 在 100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2.398 g/cm3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酸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3,311 mg/kg
吸入: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哺乳动物的 - 淋巴细胞
DNA损伤
致癌性
无数据资料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 小鼠 - 静脉内的
特定发育异常:肌肉骨骼系统。 特定发育异常:其他发育异常。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BD053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其他鱼 - 27.1 mg/l - 96 h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大型蚤 (水蚤) - 27.3 mg/l - 48 h
椎动物的毒性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害。
由于pH值改变可能对水生物种有害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有长期持续的影响。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无色斜方晶系结晶。工业品为淡黄色或深黄色,能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其水溶液呈酸性,微溶于盐酸。

用途
六水合氯化铝主要用作精密铸造的硬化剂、造纸施胶沉淀剂、饮用水处理及含油污水的净化,亦可用于木材防腐剂。

此外,它还主要用于石油工业加氢裂化催化剂单体的原料。在羊毛精制中用于清除植物纤维,生产氢氧化铝凝胶,并应用于染色和医药工业等领域。

用途
三氯化铝多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在石油裂解、合成染料、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洗涤剂、医药、香料、农药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用途
该物质还主要用于精密铸造、造纸、净水处理、木材防腐和石油化工,以及羊毛精制等领域。

用途
此外,它也可用作分析试剂。

生产方法
主要原料及规格:铝锭(Al)≥95%;液氯(Cl2)≥99.5%

化学反应式为: [ 2\text{Al} + 3\text{Cl}_2 \rightarrow 2\text{AlCl}_3 ]

生产方法
煤碱石盐酸法将粒度小于8mm的煤碱石粉加入沸腾焙烧炉,在700℃下焙烧约30分钟,再经细粉碎后与20%的盐酸在110℃反应1小时。生成结晶氯化铝溶液后送至澄清槽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并用压缩空气搅拌,静置沉淀。清液送去蒸发浓缩,析出结晶,离心分离后制得结晶氯化铝成品。

生产方法
煤碱石盐酸法与结晶氯化铝的生产工艺相同。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LD50:3311毫克/公斤;口服-小鼠LD50:1990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人 7.5毫克/3天 轻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热分解有毒氯化物烟雾;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氢氧化铝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

职业标准
TWA 2毫克 (铝)/立方米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Al: MVol.B1, 6.3.2.1, page 179 - 18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氯化铝盐酸 作用下, 以 盐酸 为溶剂, 以91%的产率得到aluminum chloride hexahyd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Al: MVol.B1, 2.4.2.4, page 51 - 52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雷公藤红素亚磷酸二甲酯aluminum chloride hexahydr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55%的产率得到(6β,9β,13α,14β,20α)-2,3-dihydroxy-9,13-dimethyl-6-(dimethoxyphosphoryl)-24,25,26-trinoroleana-1(10),3,5,7-tetraen-29-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SAR study of celastrol analogs targeting Nur77-mediated inflammatory pathway
    摘要:
    Nur77, an orphan member of the nuclear receptor superfami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processes. Our previous work found that celastrol, a pentacyclic triterpene, bound to Nur77 to inhibit inflammation in a Nur77-dependent manner. Celastrol binding to Nur77 promotes Nur77 translocation from nucleus to cytoplasm, resulting in clearance of inflamed mitochondria and then alleviation of inflammation. Here, we report the design, synthesis, SAR study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series of celastrol analogs. A total of 24 celastrol derivatives were made. Compound 3a with a K-d of 0.87 mu M was found to be less toxic than celastrol and could be a hit molecule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C) 2019 Elsevier Masson SAS.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ejmech.2019.05.0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ungstate-exchanged Mg-Al-LDH catalyst: an eco-compatible route for the oxidation of sulfides in aqueous mediumIICT Communication No: 020222
    作者:B. M. Choudary、B. Bharathi、Ch. Venkat Reddy、M. Lakshmi Kantam
    DOI:10.1039/b205292j
    日期:2002.9.11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sulfides selectively to sulfoxides and/or sulfones is realised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heterogeneous tungstate-exchanged Mg-Al-LDH catalyst using 30% hydrogen peroxide in aqueous media at a faster rate in quantitative yield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showed higher activity (TOF) over its homogeneous analogues and other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reported so far. The catalyst is well characterised by various instrumental techniques such as FT-IR spectroscopy, thermal analysis (TGA and DTA), powder XRD and chemical analysis. The catalyst is reused for six cycles with consistent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首次实现了在室温下使用异相钨酸盐交换的Mg-Al-LDH催化剂,在30%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快速定量地将硫化物选择性催化氧化为亚砜和/或砜。该异相催化剂的活性(TOF值)高于其均相同类催化剂及其他已报道的异相催化剂。通过FT-IR光谱、热分析(TGA和DTA)、粉末XRD及化学分析等多种仪器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充分表征。该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六次,活性与选择性始终保持一致。
  •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n aluminium clathrate exhibiting an unusual tertiary arrangement and an extraordinary degree of solvation
    作者:Jan Ondráček、Alexandr Jegorov、Zdeňka Kovářová、Michal Hušák、František Jursík
    DOI:10.1039/a701050h
    日期:——
    In the course of our study of aluminium complexes, a new complex with N-salicylidene-o-aminophenol (H 2 L) is isolated, which is unique because of its stereochemistry, degree of solvation, the manner of tertiary arrangement and by the crystal packing;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is complex is established by X-ray structure analysis.
    在我们的铝配合物研究过程中,成功分离出一种与N-水杨醛-邻氨基苯酚(H2L)的新型配合物,该配合物因其在立体化学、溶剂化程度、三级排列方式以及晶体堆积方面的独特性而引人注目;通过X射线结构分析,我们确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
  • A High Thermal Stable Light-Emitting Complex Based on a Tridentate Ligand
    作者:Yan Shao、Yong Qiu、Xiaoming Hu、Xiaoying Hong
    DOI:10.1246/cl.2000.1068
    日期:2000.9
    A new complex with a tridentate ligand, (salicylidene-o-aminophenolato)(8-quinolinoato)aluminum (Al(Saph-q)), bearing a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226 °C, shows a strong potential as a stable light-emitting material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一种新型三齿配体配合物,水杨醛-邻氨基苯酚酸盐(8-喹啉酸盐)铝(Al(Saph-q)),具有高达226°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显示出作为有机电致发光稳定发光材料的巨大潜力。
  • Catechol O-methylation with dimethyl carbonate over different acid–base catalysts
    作者:Rafael Luque、Juan Manuel Campelo、Tomas David Conesa、Diego Luna、Jose Maria Marinas、Antonio Angel Romero
    DOI:10.1039/b605053k
    日期:——
    A series of meso and microporous materials, previously described and characterised, were tested in the catechol O-alkylation process using methanol (MeOH) and dimethyl carbonate (DMC) as alkylating reagents. In this regard, interesting results in terms of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to the desired monomethylated product (guaiacol) compared to the dimethylated one (veratrole) were found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catalysts. Moreover, DMC is a better methylating agent than methanol with respect to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catechol and guaiacol. The presence of n-type nucleophilic centres (oxygen from the OH groups) together with π-type ones (aromatic ring) in catechol led only to O-alkylated (guaiacol and veratrole), whereas no C-alkylated products were found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lPO4 and, especially, AlPO4–Al2O3 systems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this alkylation process in comparison with silicoaluminophosphates (SAPO) and some acidic commercial zeolites (H-Y, H-β and H-ZSM-5).
    一系列先前描述和表征的中孔和微孔材料,在以甲醇(MeOH)和碳酸二甲酯(DMC)为烷基化剂的邻苯二酚O-烷基化过程中进行了测试。在这方面,大多数催化剂相对于二甲基化产物(愈创木酚),在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方面表现出对期望的一甲基化产物(愈创木酚)的有趣结果。此外,与甲醇相比,DMC在邻苯二酚和愈创木酚的转化率方面是一种更好的甲基化剂。邻苯二酚中同时存在n型亲核中心(来自OH基团的氧)和π型中心(芳香环),导致仅形成O-烷基化产物(愈创木酚和veratrole),而在反应条件下未发现C-烷基化产物。相比于硅铝磷酸盐(SAPO)和一些酸性商业沸石(H-Y、H-β和H-ZSM-5),AlPO4尤其是AlPO4-Al2O3系统在此烷基化过程中表现出最佳性能。
  • Microporous Aluminoborates with Large Channels: Structural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作者:Tao Yang、Agnieszka Bartoszewicz、Jing Ju、Junliang Sun、Zheng Liu、Xiaodong Zou、Yingxia Wang、Guobao Li、Fuhui Liao、Belén Martín-Matute、Jianhua Lin
    DOI:10.1002/anie.201106310
    日期:2011.12.23
    Channel zapping: PKU‐1 and newly synthesized PKU‐2 (Al2B5O9(OH)3⋅n H2O; see picture) possess microporous structures with 18‐ring and 24‐ring channels, respectively. They show high reactivity and size selectivity in the cyanosilylation of aldehydes as heterogeneous Lewis acid catalysts. The different channel sizes determine the substrate selectivity. These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octahedron‐based
    频道切换:PKU-1和新合成的PKU-2(铝2乙5 ø 9(OH)3 ⋅ Ñ  ħ 2 O;参见图片)分别具有18环和24环通道的微孔结构。它们在醛的氰基甲硅烷基化反应中显示出高的反应活性和尺寸选择性,作为异质路易斯酸催化剂。不同的通道尺寸决定了底物的选择性。这些例子证明了基于八面体的铝硼酸盐通道在催化中的潜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