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handrananimycin 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handrananimycin E
英文别名
Chandrananimycin E;2-hydroxy-N-[3-hydroxy-10-(2-hydroxyacetyl)-8-(hydroxymethyl)phenoxazin-2-yl]acetamide
chandrananimycin 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16N2O7
mdl
——
分子量
360.323
InChiKey
MBUFQJRRHNNNE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140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handrananimycin E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甲醇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Dandamycin and chandrananimycin E, benzoxazines from Streptomyces griseus
    摘要:
    从灰葡萄链霉菌(HKI 0545)中分离出两种新的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钱德拉霉素 E(1)和丹达霉素(2)。虽然从自然界中已经报道了许多吩噁嗪酮类化合物,但吩噁嗪类化合物却较为罕见,而像 1 这样在 N-10 处进行碳置换的化合物更是前所未有。丹达霉素(2)的含环戊烯环结构也是独一无二的。研究发现,Chandrananimycin E(1)对 HUVEC 细胞具有中等程度的抗增殖活性(GI50 35.3âμM),对 HeLa 细胞具有较弱的细胞毒性活性(CC50 56.9âμM)。丹达霉素对这些细胞株既没有抗增殖活性,也没有细胞毒性。与从S. griseus HKI 0545中分离出来的吩恶嗪酮进行的结构活性比较表明,1和2中核心环系统的改变降低了它们的活性。天然产物 1 和 2 是对 S. griseus 丰富的次级代谢组的有趣补充,是对苯并噁嗪酮衍生代谢物知识体系的重要补充。
    DOI:
    10.1038/ja.2015.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