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N-trimethyl-2-(2,3-dimethoxy-8,9-methylenedioxy-12-oxo-1H-isoquino[4,3-c]cinnolin-11-yl)ethanaminium iodide | 1043867-8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N-trimethyl-2-(2,3-dimethoxy-8,9-methylenedioxy-12-oxo-1H-isoquino[4,3-c]cinnolin-11-yl)ethanaminium iodide
英文别名
——
N,N,N-trimethyl-2-(2,3-dimethoxy-8,9-methylenedioxy-12-oxo-1H-isoquino[4,3-c]cinnolin-11-yl)ethanaminium iodide化学式
CAS
1043867-81-7
化学式
C23H25N4O5*I
mdl
——
分子量
564.38
InChiKey
JPRJAADXVHZVBK-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5
  • 重原子数:
    33.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84.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8.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N-trimethyl-2-(2,3-dimethoxy-8,9-methylenedioxy-12-oxo-1H-isoquino[4,3-c]cinnolin-11-yl)ethanaminium iodideN,N,N'-三甲基乙二胺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10%的产率得到2,3-dimethoxy-8,9-methylenedioxy-11-[2-((2-(N,N-dimethylamino)ethyl)(methyl)amino)ethyl]-11H-isoquino[4,3-c]cinnolin-1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轻松形成5H-8,9-二甲氧基-5- [2-(N,N-二甲基氨基)乙基] -2,3-亚甲基二氧基二苯并[c,h] [1,6]萘啶-6-一( ARC-111)及其12-氮杂类似物通过季铵中间体。
    摘要:
    分别使用ARC-111或其12-氮杂类似物(ARC-31),3和4的N,N,N-三甲基季铵盐作为中间体制备了几种新的TOP1靶向剂。用水,咪唑,烷基乙二胺或多羟基化烷基胺直接取代季铵基团,为进一步促进与这些非喜树碱TOP1靶向剂相关的结构活性关系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DOI:
    10.1016/j.bmcl.2008.05.005
  • 作为产物:
    描述:
    2,3-dimethoxy-8,9-methylenedioxy-11-[2-(dimethylamino)ethyl]-11H-isoquino[4,3-c]cinnolin-12-one碘甲烷 以100%的产率得到N,N,N-trimethyl-2-(2,3-dimethoxy-8,9-methylenedioxy-12-oxo-1H-isoquino[4,3-c]cinnolin-11-yl)ethanaminium 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与11- [2-(N,N-二甲基氨基)乙基] -2,3-二甲氧基-8,9-亚甲基二氧基-11H-异喹啉[4,3-c]肉桂烯有关的拓扑异构酶I靶向剂的合成及生物学评价-12一(ARC-31)。
    摘要:
    几个在乙基取代基上具有不同功能的11-乙基-2,3-二甲氧基-8,9-亚甲基二氧基-11H-异喹啉[4,3-c] cinnolin-12-具有强力的拓扑异构酶I(TOP1)靶向活性和抗肿瘤活性。评估了11-乙基取代基的2位上的各种极性取代基(包括N-甲基胺,N-异丙基胺,羟基和羟氨基)对TOP1靶向活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在具有MDA-MB-435人肿瘤异种移植物的无胸腺裸鼠中,还评估了N-甲基胺和N-异丙基胺衍生物作为抗肿瘤剂。肠胃外或口服给药时,两种化合物均具有抗肿瘤活性。
    DOI:
    10.1016/j.bmc.2008.06.0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