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methylenebis(1-(2,6-diisopropylphenylimino)-2-(2,6-diisopropylphenylimino)acenaphthylene) | 1011712-1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methylenebis(1-(2,6-diisopropylphenylimino)-2-(2,6-diisopropylphenylimino)acenaphthylene)
英文别名
1-N-[2,6-di(propan-2-yl)phenyl]-2-N-[4-[[4-[[2-[2,6-di(propan-2-yl)phenyl]iminoacenaphthylen-1-ylidene]amino]-3,5-di(propan-2-yl)phenyl]methyl]-2,6-di(propan-2-yl)phenyl]acenaphthylene-1,2-diimine
4,4'-methylenebis(1-(2,6-diisopropylphenylimino)-2-(2,6-diisopropylphenylimino)acenaphthylene)化学式
CAS
1011712-16-5
化学式
C73H80N4
mdl
——
分子量
1013.47
InChiKey
ZLVWQAZWZHHRF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8
  • 重原子数:
    77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1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4
  • 拓扑面积:
    49.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bromo(1,2-dimethoxyethane)nickel(II) 、 4,4'-methylenebis(1-(2,6-diisopropylphenylimino)-2-(2,6-diisopropylphenylimino)acenaphthylene)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4%的产率得到(4,4'-methylenebis(1-(2,6-diisopropylphenylimino)-2-(2,6-diisopropylphenylimino)acenaphthylene))Ni2Br4
    参考文献:
    名称:
    Methylene-bridged bimetallic α-diimino nickel(ii) complexes: synthesis and high efficiency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摘要:
    一系列1,2-双(芳基亚氨基)苊基(L1→L5)及其相应的4,4→-亚甲基双(1-(2,6-二异丙基苯基亚氨基)-2-(芳基亚氨基)苊基)衍生物(L6→ L10) 被合成并用于形成单核溴化镍 LnnNiBr2 (n = 1–5, Ni1–Ni5) 和双核卤化镍 LnnNi2X4 (n = 6–10: X = Br, Ni2-1â Ni2-5;n = 4,X = Cl,Ni2-6)。所有有机化合物均通过 FT-IR 光谱、NMR 测量和元素分析进行​​了全面表征。通过FT-IR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证实了代表性配合物Ni1、Ni2-1和Ni2-3的分子结构。用 Et2AlCl 或 MAO 活化后,所有镍配合物预催化剂在环境温度至 50°C 的温度范围内都表现出对乙烯聚合的高活性。一般来说,双核复合物表现出积极的协同效应,其活性比其单核类似物更高。所得聚乙烯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高支化度。
    DOI:
    10.1039/c3dt00023k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Methylene-bridged bimetallic α-diimino nickel(ii) complexes: synthesis and high efficiency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摘要:
    一系列1,2-双(芳基亚氨基)苊基(L1→L5)及其相应的4,4→-亚甲基双(1-(2,6-二异丙基苯基亚氨基)-2-(芳基亚氨基)苊基)衍生物(L6→ L10) 被合成并用于形成单核溴化镍 LnnNiBr2 (n = 1–5, Ni1–Ni5) 和双核卤化镍 LnnNi2X4 (n = 6–10: X = Br, Ni2-1â Ni2-5;n = 4,X = Cl,Ni2-6)。所有有机化合物均通过 FT-IR 光谱、NMR 测量和元素分析进行​​了全面表征。通过FT-IR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证实了代表性配合物Ni1、Ni2-1和Ni2-3的分子结构。用 Et2AlCl 或 MAO 活化后,所有镍配合物预催化剂在环境温度至 50°C 的温度范围内都表现出对乙烯聚合的高活性。一般来说,双核复合物表现出积极的协同效应,其活性比其单核类似物更高。所得聚乙烯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高支化度。
    DOI:
    10.1039/c3dt00023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