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cyclohexylethyl)-6-methoxynaphthalene | 1450622-5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cyclohexylethyl)-6-methoxy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
2-(2-cyclohexylethyl)-6-methoxy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450622-57-7
化学式
C19H24O
mdl
——
分子量
268.399
InChiKey
VHLBFDXKZUHYT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7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6-甲氧基萘 在 IPrCuH 、 (2-(dimethylamino)-N-(quinolin-8-yl)acetamido)nickel(II) chloride 、 potassium carbonate三苯基膦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8.0h, 生成 2-(2-cyclohexylethyl)-6-methoxy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镍协同催化乙烯基芳烃的区域选择性加氢烷基化
    摘要:
    确定了一种双铜/镍催化体系,用于乙烯基芳烃的线性选择性加氢烷基化,与类似的催化体系具有互补的区域选择性。相对于 Ni 的周转数 (TON) 高达 72,并且显示 Cu 加速了直链烷基镍中间体的形成速率。还展示了药物多样化的例子。
    DOI:
    10.1002/anie.20211239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e-promoted cross coupling of homobenzylic methyl ether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via sp3 C–O bond cleavage
    作者:Shuang Luo、Da-Gang Yu、Ru-Yi Zhu、Xin Wang、Lei Wang、Zhang-Jie Shi
    DOI:10.1039/c3cc43616k
    日期:——
    The first iron-catalyzed formal cross coupling of homobenzylic methyl ethers with alkyl Grignard reagents is realized. The reaction is proposed to proceed through a sequence of dehydroalkoxylation to form the vinyl-intermediate, followed by Fe-catalyzed selective carbometalation to form a benzylic Grignard reagent.
    实现了高苄基甲基醚与烷基格氏试剂的第一次催化形式交叉偶联。建议该反应通过一系列的脱氢烷氧基化反应形成乙烯基中间体,然后通过催化的选择性碳属化反应形成苄基格氏试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