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iodo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e | 1057279-9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iodo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e
英文别名
2-(2-iodophenyl)-3,4-dihydro-1H-isoquinoline
2-(2-iodo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e化学式
CAS
1057279-94-3
化学式
C15H14IN
mdl
——
分子量
335.187
InChiKey
LJPYGSPFAMJQO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12.1±45.0 °C(Predicted)
  • 密度:
    1.56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iodo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e 在 copper(II) choride dihydrate 、 氢溴酸氧气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0.0h, 生成 2-(2-iodo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2-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2-Aryl-3,4-dihydroisoquinolin-2-ium Bromides and Their <i>in Vitro</i> Aca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i>Psoroptes cuniculi</i>
    摘要:
    通过使用天然活性季铵类异喹啉生物碱——血根碱(sanguinarine)作为模型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简单的季铵类2-芳基-3,4-二氢异喹啉-2-锗化合物,并评估了其对兔毛滴虫(P. cuniculi)的体外杀螨活性。开发了一种以异喹啉为起始材料的新方法。结果显示,在24个测试化合物中,有22个在0.4 mg/mL浓度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活性。14个化合物的效果显著优于标准杀螨剂伊维菌素(ivermectin)和血根碱的衍生物6-甲氧基二氢血根碱(6-methoxy dihydrosanguinarine)(p<0.05)。它们的综合相对活性是伊维菌素的1.4到16.5倍,6-甲氧基二氢血根碱的1.5到18.8倍。结构-活性关系表明,在N-苯环上引入取代基,尤其是卤素原子和三氟甲基基团,会显著提高活性。氟原子、甲基和羟基的位置对活性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结论是,2-芳基-3,4-二氢异喹啉-2-锗化合物是开发新型异喹啉杀螨剂的有前景的候选者。
    DOI:
    10.1248/cpb.c12-00876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2-(Substituted 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2-iums as Novel Antifungal Lead Compounds: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摘要:
    标题化合物是一类四价苯并[c]菲啶生物碱(QBAs)的结构简单的类似物。为了开发新型的类似QBA的抗真菌药物,本研究评估了24种在N-苯基环上具有不同取代基的标题化合物,对七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进行测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并讨论了其结构活性关系(SAR)。几乎所有化合物在50 μg/mL的浓度下,对每种测试真菌均显示出明显的体外活性,并且具有广泛的抗真菌谱。在大多数情况下,单卤化化合物2–12的活性优于QBAs中的血根碱和美根草碱。化合物8对每种真菌的活性最强,EC50值为8.88–19.88 µg/mL,且显示出显著的浓度依赖性关系。SAR如下:N-苯基基团是影响活性的高度敏感结构部分,取代基的特性和位置对活性有显著影响。通常,电子吸引取代基显著增强活性,而电子供给取代基则导致活性降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邻位和对位卤化异构体的活性高于相应的间位卤化异构体。因此,标题化合物被认为是开发新型仿生抗真菌农药的有希望的先导化合物。化合物8和2在植物保护作为新的广谱抗真菌剂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DOI:
    10.3390/molecules1809104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synthesis of indoles via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ο-alkynyl N,N-dialkylanilines promoted by KOt-Bu/DMSO
    作者:Yan-yan Chen、Jia-hua Chen、Niu-niu Zhang、Lin-miao Ye、Xue-Jing Zhang、Ming Yan
    DOI:10.1016/j.tetlet.2014.12.002
    日期:2015.1
    2-Aryl indoles could be prepared in excellent yields via the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o-alkynyl N,N-dialkylanilines. The reaction is efficiently promoted by the catalytic amount of KOr-Bu in DMSO at room temperature. A reaction mechanism involving alpha-aminoalkyl radical intermediates is suggested. (C) 2012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