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isochroman-1-yl)-3-phenylpropanal | 1346905-7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isochroman-1-yl)-3-phenylpropanal
英文别名
2-(3,4-dihydro-1H-isochromen-1-yl)-3-phenylpropanal
2-(isochroman-1-yl)-3-phenylpropanal化学式
CAS
1346905-71-2
化学式
C18H18O2
mdl
——
分子量
266.34
InChiKey
RQPVGCGYOJUWP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8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isochroman-1-yl)-3-phenylpropanal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33h, 以96%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苯甲醚与醛的催化对映选择性氧化交叉偶联
    摘要:
    已经开发了环状苄基醚与醛的第一个单锅对映选择性氧化偶联。将多种苄基醚以高对映选择性转化为相应的氧杂环。进行了机械实验以确定反应中间体的性质。还研究了该策略在与醛以外的其他亲核试剂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DOI:
    10.1002/anie.201308701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丙醛异色满 在 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1-oxo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 乙酸酐 、 copper(II)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53%的产率得到2-(isochroman-1-yl)-3-phenylpropanal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廉价有机酸或酸酐存在下,使用T + BF4-催化醛与环状苄醚的选择性直接α-和γ-烷基化
    摘要:
    已开发出环状苄基醚与脂族和α,β-不饱和醛的交叉脱氢偶联(CDC)。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来自TEMPO的N-氧铵盐(2,2,6,6-四甲基-1-哌啶氧基)与Cu催化剂一起使用作为氧化剂,允许使用相对氧化还原不稳定的在氧化CDC条件下生成醛。加入催化量的三氟乙酸(TFA)或Ac 2O促进反应并增加效率和选择性。与使用脂肪族醛获得的预期的α-烷基化相反,α,β-不饱和醛优先导致更具挑战性的γ-烷基化产物。通过合成异铬烷衍生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多巴胺拮抗剂sonepiprazole)证明了开发的方法的实用性。
    DOI:
    10.1002/chem.2011017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zed Selective Direct α- and γ-Alkylation of Aldehydes with Cyclic Benzyl Ethers by Using T+BF4− in the Presence of an Inexpensive Organic Acid or Anhydride
    作者:Heinrich Richter、Renate Rohlmann、Olga García Mancheño
    DOI:10.1002/chem.201101786
    日期:2011.10.4
    The cross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CDC) of cyclic benzyl ethers with aliphatic and α,β‐unsaturated aldehyd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in which an N‐oxoammonium salt derived from TEMPO (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oxyl) is employed as the oxidant in combination with a Cu catalyst, allow the use of relatively redox‐unstable aldehydes under oxidative CDC conditions. The addition
    已开发出环状苄基醚与脂族和α,β-不饱和醛的交叉脱氢偶联(CDC)。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来自TEMPO的N-氧铵盐(2,2,6,6-四甲基-1-哌啶氧基)与Cu催化剂一起使用作为氧化剂,允许使用相对氧化还原不稳定的在氧化CDC条件下生成醛。加入催化量的三氟乙酸(TFA)或Ac 2O促进反应并增加效率和选择性。与使用脂肪族醛获得的预期的α-烷基化相反,α,β-不饱和醛优先导致更具挑战性的γ-烷基化产物。通过合成异铬烷衍生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多巴胺拮抗剂sonepiprazole)证明了开发的方法的实用性。
  •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of Benzylic Ethers with Aldehydes
    作者:Zhilin Meng、Shutao Sun、Huiqing Yuan、Hongxiang Lou、Lei Liu
    DOI:10.1002/anie.201308701
    日期:2014.1.7
    The first one‐pot enantioselective oxidative coupling of cyclic benzylic ethers with aldehydes has been developed. A variety of benzylic ethers were transform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oxygen heterocycles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Mechanistic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trategy to coupling reactions with other nucleophiles
    已经开发了环状苄基醚与醛的第一个单锅对映选择性氧化偶联。将多种苄基醚以高对映选择性转化为相应的氧杂环。进行了机械实验以确定反应中间体的性质。还研究了该策略在与醛以外的其他亲核试剂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