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8-tert-butoxycarbonylamino-3,6-dioxaoctyl]-1-dimethylamino-5-naphthalene-sulfon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8-tert-butoxycarbonylamino-3,6-dioxaoctyl]-1-dimethylamino-5-naphthalene-sulfonamid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N-[2-[2-[2-[[5-(dimethylamino)naphthalen-1-yl]sulfonylamino]ethoxy]ethoxy]ethyl]carbamate
N-[8-tert-butoxycarbonylamino-3,6-dioxaoctyl]-1-dimethylamino-5-naphthalene-sulfon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3H35N3O6S
mdl
——
分子量
481.613
InChiKey
LXYGTQHTVRHPT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33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2
  • 拓扑面积:
    11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imaleimide Dansyl Fluorogens 的聚合制备和光物理表征:阐明马来酰亚胺荧光猝灭机制
    摘要:
    二马来酰亚胺荧光剂正在开发用于荧光蛋白标记。在该方法中,带有两个马来酰亚胺猝灭基团的荧光团在两个马来酰亚胺基团与目标蛋白质序列的 Cys 残基发生硫醇加成反应后才会发出荧光 [J. 是。化学 社会。2005, 127, 559-566]。在这项工作中,开发了一种新的收敛合成路线,该路线允许任何荧光团以模块化方式通过接头连接到二马来酰亚胺部分。由此方便地制备了一系列二马来酰亚胺和丹磺酰基衍生物,并用于阐明马来酰亚胺猝灭的机理。由于激光闪光光解不存在可检测的三重态中间体,因此系统间交叉被排除为潜在的猝灭途径。Stern-Volmer 速率常数是用外源性二马来酰亚胺猝灭剂测量的,发现接近扩散控制的极限,与热力学有利的电子转移一致。通过循环伏安法验证了光致电子转移 (PET) 猝灭机制的热力学可行性。丹磺酰和马来酰亚胺测量的氧化还原电位证实了从丹磺酰激发态到马来酰亚胺侧基的电子转移是放能的,并负责本文研究的荧光素的荧光猝灭。考虑到这种
    DOI:
    10.1021/ja0738125
  • 作为产物:
    描述:
    丹酰氯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100%的产率得到N-[8-tert-butoxycarbonylamino-3,6-dioxaoctyl]-1-dimethylamino-5-naphthal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Dimaleimide Dansyl Fluorogens 的聚合制备和光物理表征:阐明马来酰亚胺荧光猝灭机制
    摘要:
    二马来酰亚胺荧光剂正在开发用于荧光蛋白标记。在该方法中,带有两个马来酰亚胺猝灭基团的荧光团在两个马来酰亚胺基团与目标蛋白质序列的 Cys 残基发生硫醇加成反应后才会发出荧光 [J. 是。化学 社会。2005, 127, 559-566]。在这项工作中,开发了一种新的收敛合成路线,该路线允许任何荧光团以模块化方式通过接头连接到二马来酰亚胺部分。由此方便地制备了一系列二马来酰亚胺和丹磺酰基衍生物,并用于阐明马来酰亚胺猝灭的机理。由于激光闪光光解不存在可检测的三重态中间体,因此系统间交叉被排除为潜在的猝灭途径。Stern-Volmer 速率常数是用外源性二马来酰亚胺猝灭剂测量的,发现接近扩散控制的极限,与热力学有利的电子转移一致。通过循环伏安法验证了光致电子转移 (PET) 猝灭机制的热力学可行性。丹磺酰和马来酰亚胺测量的氧化还原电位证实了从丹磺酰激发态到马来酰亚胺侧基的电子转移是放能的,并负责本文研究的荧光素的荧光猝灭。考虑到这种
    DOI:
    10.1021/ja07381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