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Alternate-thiacalix[4]-m-benzocrown-4 | 1264481-6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Alternate-thiacalix[4]-m-benzocrown-4
英文别名
19,25,31,36-tetratert-butyl-3,6,12,15-tetraoxa-22,28,33,39-tetrathiaheptacyclo[15.15.7.17,11.123,27.134,38.02,29.016,21]dotetraconta-1,7,9,11(42),16,18,20,23(41),24,26,29,31,34,36,38(40)-pentadecaene-40,41-diol
1,3-Alternate-thiacalix[4]-m-benzocrown-4化学式
CAS
1264481-66-4
化学式
C50H58O6S4
mdl
——
分子量
883.271
InChiKey
VQVDTMJAHUCLS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6
  • 重原子数:
    6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8.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17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Alternate-thiacalix[4]-m-benzocrown-4silver picrate氘代氯仿氘代甲醇 为溶剂, 生成 [Ag2(tBu4C34H20O4S4(OH)2)2][picrate]2*2dichloromet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Different metal-ion-induced dimeric self-assembling cavities based on thiacalix[4]benzocrown-4 isomers
    摘要:
    构建基于金属离子诱导的自组装良序结构,采用了具有刚性和小型冠单元的异构硫碱[4]苯冠-4 1和2作为新的支架。它们对Ag+显示出显著的选择性,且对Ag+的络合能力导致了两种新型二聚体聚合物的形成,这一点首次通过ESI-MS、1H和DOSY-NMR谱得到了证实。最终,X射线衍射实验明确证实了两种金属离子诱导的二聚体在下边缘/下边缘模式下的存在,并显示在Ag+存在的情况下,硫碱冠1或2的二聚化可形成具有小内腔的二聚超分子腔。此外,它们的冠单元的位移异构(配体1的邻苯冠单元和配体2的间苯冠单元)导致这两种二聚腔体1·Ag+和2·Ag+的构型发生了显著变化。对于二聚腔体1·Ag+,两个银中心将两个硫碱[4]冠分子拼接在一起,并位于二聚自组装腔体的边缘;而对于二聚腔体2·Ag+,一个Ag+将两个硫碱冠拼接在一起,并被包裹在自组装腔体的中心,而另一个Ag+则固定在二聚体的一端。因此,由于二聚腔体1·Ag+和2·Ag+的不同构造,复合物的扩展结构也有所不同。相邻的自组装腔体1·Ag+是相互并排排列,形成一维直线聚合物链;而相邻的自组装腔体2·Ag+则以典型的头尾排列方式排列,形成锯齿状聚合物链。
    DOI:
    10.1039/c0dt00543f
  • 作为产物:
    描述:
    1,3-bis(2-tosyloxyethoxy)benzene4-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sodium carbonate盐酸 作用下, 以 甲苯氯仿 为溶剂, 反应 73.5h, 以33%的产率得到1,3-Alternate-thiacalix[4]-m-benzocrown-4
    参考文献:
    名称:
    Different metal-ion-induced dimeric self-assembling cavities based on thiacalix[4]benzocrown-4 isomers
    摘要:
    构建基于金属离子诱导的自组装良序结构,采用了具有刚性和小型冠单元的异构硫碱[4]苯冠-4 1和2作为新的支架。它们对Ag+显示出显著的选择性,且对Ag+的络合能力导致了两种新型二聚体聚合物的形成,这一点首次通过ESI-MS、1H和DOSY-NMR谱得到了证实。最终,X射线衍射实验明确证实了两种金属离子诱导的二聚体在下边缘/下边缘模式下的存在,并显示在Ag+存在的情况下,硫碱冠1或2的二聚化可形成具有小内腔的二聚超分子腔。此外,它们的冠单元的位移异构(配体1的邻苯冠单元和配体2的间苯冠单元)导致这两种二聚腔体1·Ag+和2·Ag+的构型发生了显著变化。对于二聚腔体1·Ag+,两个银中心将两个硫碱[4]冠分子拼接在一起,并位于二聚自组装腔体的边缘;而对于二聚腔体2·Ag+,一个Ag+将两个硫碱冠拼接在一起,并被包裹在自组装腔体的中心,而另一个Ag+则固定在二聚体的一端。因此,由于二聚腔体1·Ag+和2·Ag+的不同构造,复合物的扩展结构也有所不同。相邻的自组装腔体1·Ag+是相互并排排列,形成一维直线聚合物链;而相邻的自组装腔体2·Ag+则以典型的头尾排列方式排列,形成锯齿状聚合物链。
    DOI:
    10.1039/c0dt00543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