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opamine picrate | 75802-6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opamine picrate
英文别名
4-(2-amino-ethyl)-pyrocatechol; picrate;4-(2-Amino-aethyl)-brenzcatechin; Picrat;4-(2-aminoethyl)benzene-1,2-diol;2,4,6-trinitrophenol
dopamine picrate化学式
CAS
75802-61-8
化学式
C6H3N3O7*C8H11NO2
mdl
——
分子量
382.287
InChiKey
IYEORLQVVMZPH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2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216.13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1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opamine picrate 反应 5.0h, 以8%的产率得到2-氨基-4,6-二硝基苯酚
    参考文献:
    名称:
    多巴胺与3,5-二硝基苯甲酸的放热反应
    摘要:
    研究了由多巴胺(DA)和3,5-二硝基苯甲酸(dnba)的共结晶制得的1:1结晶分子复合物DAċdnba的热解。该共晶体在熔点剧烈分解,导致形成黑色固体以及少量的3-氨基-5-硝基苯甲酸(1)。热解反应后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分解温度下观察到一个大的放热峰。鉴于共晶DAċdnba和其他化合物的DSC图谱,似乎除了强电子受体(如dnba)外,儿茶酚部分和DA的氨基是出现放热峰所必需的。基于(a)黑色固体的元素分析和(b)其他共结晶PAċdnba(PA:β-苯乙胺),BAċdnba(BA:苄胺),DMDAċdnba(DMDA:O,O'-二甲基多巴胺)和DHBAċdnba(DHBA:3,4-二羟基苄胺),假定黑色固体主要是通过从一分子DAċdnba中消除多于一分子的水形成的。版权所有©2003 John Wiley&Sons,Ltd.
    DOI:
    10.1002/poc.6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micryptophanehost as efficient primary alkylammonium ion receptor
    作者:Olivier Perraud、Sara Lefevre、Vincent Robert、Alexandre Martinez、Jean-Pierre Dutasta
    DOI:10.1039/c1ob06657a
    日期:——
    Hemicryptophane 3 was found to be an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primary alkylammonium receptor. Binding constants are 1000-fold higher than those previously reported for hemicryptophane hosts. Efficient complexation of dopamine emphasizes the use of this host for neurotransmitter complex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and highlight host–guest complementarities.
    研究发现,血色素 3 是一种高效且具有选择性的初级烷基受体。其结合常数比以前报道的半色素烷宿主的结合常数高 1000 倍。多巴胺的高效络合强调了这种宿主在神经递质络合中的应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宿主与宿主之间具有互补性。
  • Multisite molecular receptors and co-systems ammonium cryptates of macrotricyclic structures
    作者:F. Kotzyba-Hibert、J.M. Lehn、P. Vierling
    DOI:10.1016/s0040-4039(00)77745-8
    日期:198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