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乙炔基-1-环庚烯-1-甲醛 | 106180-27-2

中文名称
2-乙炔基-1-环庚烯-1-甲醛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Ethynyl-1-cycloheptene-carboxaldehyde
英文别名
1-Cycloheptene-1-carboxaldehyde, 2-ethynyl-;2-ethynylcycloheptene-1-carbaldehyde
2-乙炔基-1-环庚烯-1-甲醛化学式
CAS
106180-27-2
化学式
C10H12O
mdl
——
分子量
148.205
InChiKey
KIUCPEBDTWTWM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SDS

SDS:03bfee5619cde80b2c226dffb2701330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z)-环氧己烯的热引发反应,一种简便的制备3,4-环氧基呋喃的方法
    摘要:
    通过环氧己烯(I)的热诱导环转化,可以有效而普遍地获得3,4-环氧基2-乙烯基呋喃(II型)。根据取代方式,反应可通过在溶液中加热()或在短时间热解条件下()进行。结果与涉及1-氧杂环庚-3,4,6-三烯作为中心中间体的多步机理一致。
    DOI:
    10.1016/s0040-4020(01)90602-7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z)-环氧己烯的热引发反应,一种简便的制备3,4-环氧基呋喃的方法
    摘要:
    通过环氧己烯(I)的热诱导环转化,可以有效而普遍地获得3,4-环氧基2-乙烯基呋喃(II型)。根据取代方式,反应可通过在溶液中加热()或在短时间热解条件下()进行。结果与涉及1-氧杂环庚-3,4,6-三烯作为中心中间体的多步机理一致。
    DOI:
    10.1016/s0040-4020(01)9060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old-catalyzed tandem cycloisomerization/Petasis–Ferrier rearrangement: a direct route to 3-alkoxyindanones from enynals and alcohols
    作者:Ziping Cao、Huaqing Zhang、Xiaoxiang Zhang、Ludan Zhang、Xin Meng、Guang Chen、Xian-En Zhao、Xuejun Sun、Jinmao You
    DOI:10.1039/c5ra24541a
    日期:——
    A method to prepare 3-alkoxyindanones efficiently by gold-catalyzed tandem cycloisomerization/Petasis–Ferrier rearrangement from ortho-ethynylarylaldehydes with alcohols is described. The reaction was accomplished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also offers a convenient synthetic route to 3-alkoxycyclopentenones.
    的方法,从有效地制备3- alkoxyindanones由催化串联环异构/ Petasis-Ferrier重排反应的邻-ethynylarylaldehydes与醇进行说明。该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中等至优异的产率完成,并且还提供了合成3-烷氧基环戊烯酮的简便途径。
  • EBERBACH W.; ROSER J., TETRAHEDRON, 42,(1986) N 8, 2221-2234
    作者:EBERBACH W.、 ROSER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