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7-dimethoxy-1-(indolyl-3-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 15832-2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7-dimethoxy-1-(indolyl-3-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英文别名
1-((1H-indol-3-yl)methyl)-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1,2,3,4-Tetrahydro-1--6,7-dimethoxy-isochinolin;1-indol-3-ylmethyl-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1,2,3,4-Tetrahydro-6,7-dimethoxy-1-(1H-indol-3-ylmethyl)isoquinoline;1-(1H-indol-3-ylmethyl)-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6,7-dimethoxy-1-(indolyl-3-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化学式
CAS
15832-21-0
化学式
C20H22N2O2
mdl
——
分子量
322.407
InChiKey
XVIUOHLUFLSLM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56-157 °C
  • 沸点:
    520.9±50.0 °C(Predicted)
  • 密度:
    1.18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46.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SDS

SDS:df067a10cdcc92479adb37f4d95a982f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溴乙酸甲酯6,7-dimethoxy-1-(indolyl-3-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8%的产率得到methyl 2-(1-((1H-indol-3-yl)methyl)-6,7-dimethoxy-3,4-dihydroisoquinolin-2(1H)-yl)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氢异喹啉衍生物作为新型选择性PDE4抑制剂用于牛皮癣治疗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长期使用传统疗法治疗该疾病受到严重不良影响的限制。迫切需要与新的治疗机制相关的新型小分子。已知磷酸二酯酶4(PDE4)通过水解细胞内环状单磷酸腺苷(cAMP)在调节炎症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使PDE4成为治疗炎性疾病(如牛皮癣)的重要靶标。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鉴定了一系列具有四氢异喹啉骨架的新型PDE4抑制剂,其中化合物1表现出对PDE4的中等抑制活性。在这项研究中,基于与化合物1络合的PDE4D的晶体结构,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评估了这些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具有高安全性,通透性和选择性的化合物36对PDE4D的酶促活性以及从LPS刺激的RAW 264.7和hPBMC中释放的TNF-α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此外,一项体内研究表明,局部给药36与卡泊三醇相比,在改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特征方面取得了更显着的疗效。总体而言,我们
    DOI:
    10.1016/j.ejmech.2020.113004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四氢异喹啉衍生物作为新型选择性PDE4抑制剂用于牛皮癣治疗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长期使用传统疗法治疗该疾病受到严重不良影响的限制。迫切需要与新的治疗机制相关的新型小分子。已知磷酸二酯酶4(PDE4)通过水解细胞内环状单磷酸腺苷(cAMP)在调节炎症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使PDE4成为治疗炎性疾病(如牛皮癣)的重要靶标。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鉴定了一系列具有四氢异喹啉骨架的新型PDE4抑制剂,其中化合物1表现出对PDE4的中等抑制活性。在这项研究中,基于与化合物1络合的PDE4D的晶体结构,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评估了这些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具有高安全性,通透性和选择性的化合物36对PDE4D的酶促活性以及从LPS刺激的RAW 264.7和hPBMC中释放的TNF-α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此外,一项体内研究表明,局部给药36与卡泊三醇相比,在改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特征方面取得了更显着的疗效。总体而言,我们
    DOI:
    10.1016/j.ejmech.2020.1130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Tetrahydroprotoberberine Derivatives (THPBs) as Selective α<sub>1A</sub>-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作者:Diliang Guo、Jing Li、Henry Lin、Yu Zhou、Ying Chen、Fei Zhao、Haifeng Sun、Dan Zhang、Honglin Li、Brian K. Shoichet、Lei Shan、Weidong Zhang、Xin Xie、Hualiang Jiang、Hong Liu
    DOI:10.1021/acs.jmedchem.6b01217
    日期:2016.10.27
    A novel series of tetrahydroprotoberberine derivatives (THPB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as selective α1A-adrenergic receptors (AR) antagoni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On the basis of the pharmacophore model of the marketed drug silodosin, THPBs were modified by introducing an indole segment into their core scaffolds. In calcium assays, 7 out of 32 compounds
    一种新型系列tetrahydroprotoberberine衍生物(THPBs)的设计,合成和评价为选择性α 1A肾上腺素能受体(AR)拮抗剂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根据市售的药物西洛多辛的药效团模型,通过将吲哚片段引入其核心支架来修饰THPB。在钙化验中,32种化合物中有7种对α1A -ARs表现出优异的拮抗活性,IC 50小于250 nM。其中,化合物(S)-27具有最强的生物活性。其对α1A -AR的IC 50为12.8±2.2 nM,是对α1A -AR的781和20倍。1B -和α 1D -AR,分别。在使用离体大鼠组织的功能测定中,化合物(S)-27有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尿道平滑肌收缩(IC 50 = 0.5±0.3 nM),而没有抑制主动脉收缩(IC 50 > 1000 nM),表现出更好的效果。组织选择性优于市售药物西洛多辛。初步安全性研究(急性毒性和hERG抑制作用)
  • Tandon; Tandon; Barthwal, Arzneimittel-Forschung/Drug Research, 1982, vol. 32, # 10, p. 1233 - 1235
    作者:Tandon、Tandon、Barthwal、Bhalla、Bhargava
    DOI:——
    日期:——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etrahydroisoquinolines derivatives as novel, selective PDE4 inhibitors for antipsoriasis treatment
    作者:Rui Zhang、Heng Li、Xianglei Zhang、Jian Li、Haixia Su、Qiukai Lu、Guangyu Dong、Huixia Dou、Chen Fan、Zhanni Gu、Qianwen Mu、Wei Tang、Yechun Xu、Hong Liu
    DOI:10.1016/j.ejmech.2020.113004
    日期:2021.2
    series of novel PDE4 inhibitors with a tetrahydroisoquinoline scaffold through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among which compound 1 showed moderate inhibition activity against PDE4. In this study, a series of novel tetrahydroisoquinoline derivative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DE4D in complex with compound 1.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ound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长期使用传统疗法治疗该疾病受到严重不良影响的限制。迫切需要与新的治疗机制相关的新型小分子。已知磷酸二酯酶4(PDE4)通过水解细胞内环状单磷酸腺苷(cAMP)在调节炎症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使PDE4成为治疗炎性疾病(如牛皮癣)的重要靶标。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鉴定了一系列具有四氢异喹啉骨架的新型PDE4抑制剂,其中化合物1表现出对PDE4的中等抑制活性。在这项研究中,基于与化合物1络合的PDE4D的晶体结构,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评估了这些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具有高安全性,通透性和选择性的化合物36对PDE4D的酶促活性以及从LPS刺激的RAW 264.7和hPBMC中释放的TNF-α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此外,一项体内研究表明,局部给药36与卡泊三醇相比,在改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特征方面取得了更显着的疗效。总体而言,我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