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uranyl sulfite | 18902-4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uranyl sulfite
英文别名
——
uranyl sulfite化学式
CAS
18902-45-9
化学式
O2U*O3S
mdl
——
分子量
350.092
InChiKey
FEWOPIYVKVCOEF-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4
  • 重原子数:
    7.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7.3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uran sulfite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uranyl sulfite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U: MVol., 49, page 145 - 147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and thermal reactivity of some rare earth and uranyl hydrazinesulfinates and sulfite hydrazinates
    作者:B.N Sivasankar、J.R Sharmila、R Saratha、S Govindarajan
    DOI:10.1016/j.tca.2004.01.010
    日期:2004.7
    techniques. Thermal properties of all these complexes have been studied by 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 hydrazinesulfinate derivative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undergo thermal decomposition in multisteps to give the respective metal sulfate as the residue. The other series of complexes, viz., rare earth sulfite hydrazinates gave a mixture of metal sulfate and metal oxide as
    摘要 分别由 Ln(N 2 H 3 SOO) 3 (H 2 O) 和 Ln 2 (SO 3 ) 3 (N 2 H 4 ) x (H 2 O) y 组成的稀土元素的磺酸盐和亚硫酸盐衍生物,其中 Ln=La、Ce、Pr、Nd 和 Sm,已通过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制备和表征。组成为 UO 2 (N 2 H 3 SOO) 2 、UO 2 (N 2 H 3 SOO) 2 (N 2 H 4 ) 和 UO 2 SO 3 (N 2 H 4 )(H 2 O) 的酰配合物具有也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制备,并通过不同的理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热重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所有这些配合物的热性质。稀土元素的磺酸盐衍生物在多步中经历热分解,得到作为残余物的相应硫酸盐。其他系列的复合体,即,稀土亚硫酸得到硫酸盐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作为最终产物。然而,所有酰配合物在空气中都会分解,最终生成 UO 2 SO
  • Blatov, V. A.; Serezhkina, L. B.; Serezhkin, V. N., Radiokhimiya, 1988, vol. 30, p. 134 - 136
    作者:Blatov, V. A.、Serezhkina, L. B.、Serezhkin, V. N.
    DOI:——
    日期:——
  • Chaikhorskii, A. A., Radiokhimiya, 1986, vol. 28, p. 425 - 429
    作者:Chaikhorskii, A. A.
    DOI:——
    日期:——
  • Kohlschuetter, V.,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00, vol. 311, p. 12 - 12
    作者:Kohlschuetter,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