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乙氧基甲基苯基硅烷 | 775-56-4

中文名称
二乙氧基甲基苯基硅烷
中文别名
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乙氧基(甲基)苯基硅烷
英文名称
diethoxy-methyl-phenyl-silane
英文别名
phenyl(methyl)diethoxysilane;Methylphenyldiethoxysilane;diethoxy-methyl-phenylsilane
二乙氧基甲基苯基硅烷化学式
CAS
775-56-4
化学式
C11H18O2Si
mdl
MFCD00048541
分子量
210.348
InChiKey
MNFGEHQPOWJJB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0°C
  • 沸点:
    117 °C/31 mmHg (lit.)
  • 密度:
    0.963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192 °F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应避免与氧化物及水分直接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4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4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19090
  • 包装等级:
    Z0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请将容器密封保存,并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509b78c5b3a5f975867a250d5207c45f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phenyldiethoxysilane;Diethoxymethylphenylsila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775-56-4
分子式: C 11 H 18 O 2 Si
分子量: 210.3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 100 775-56-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资料。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无资料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现场应备有冲洗眼及皮肤的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有醇、氯苯气味,室温下为液体。
pH:
熔点(℃):
沸点(℃): 217(101.3kPa)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11 H 18 O 2 Si
分子量: 210.35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主要用途: 是制备有机硅聚合物的原料之一。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未见有关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3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该物质主要用于合成一般的有机硅聚合物,并可制备特定的有机硅化合物。此外,它还可用作多种表面处理剂、偶联剂和交联剂。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Esters by Functionalisation of CO2
    申请人: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公开号:US20170240485A1
    公开(公告)日:2017-08-24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I) producing a carboxylic ester of formula (I). Said method comprises the steps of: a) bringing an organosilane/borane of formula Si or B into contact with CO 2 ,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and an electrophilic compound of formula (III), the groups R 1 , R 2 , R 3 , R 4 , R 5 , Y, and M′ being as defined in claim 1; and optionally b) recovering the compound of formula (I) produced.
    该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化学式(I)的羧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催化剂和化学式(III)的亲电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将化学式Si或B的有机硅烷/硼烷与CO2接触,其中所述的基团R1、R2、R3、R4、R5、Y和M'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以及可选的b)回收所产生的化学式(I)的化合物。
  • Reactivity of dichlorosilanes with lithium ester enolates: synthesis of 3,3-disubstituted 3-silaglutarates
    作者:Abdelhafid Djerourou、Luis Blanco
    DOI:10.1016/0022-328x(94)24757-a
    日期:1995.1
    3,3-Disubstituted 3-silaglutarates 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the lithium enolate of ethyl acetate with diclorosilanes at −94°C. When a phenyl group is linked to the silicon atom the reaction in THF gave mainly the silaglutarate. In other cases alkylsilylketene acetals were formed in proportions similar to or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ilaglutarate. The presence of HMPA increased the ratio of C-
    通过使乙酸乙酯的烯醇锂与二氯硅烷在-94℃下反应,合成3,3-二取代的3-硅戊二酸酯。当苯基连接到硅原子上时,在THF中的反应主要产生硅谷氨酸盐。在其他情况下,烷基硅烷基烯酮缩醛的形成比例与硅谷氨酸盐相似或更高。HMPA的存在增加了C-与O-甲硅烷基化产物的比例,并允许以高收率制备3-硅烷基戊二酸酯3,3-二烷基酯。
  • Platinum-Catalyzed Multicomponent Alcoholysis/Hydrosilylation and Bis-hydrosilylation of Alkynes with Dihydrosilanes
    作者:Jian-Xing Xu、Mu-Yi Chen、Zhan-Jiang Zheng、Jian Cao、Zheng Xu、Yu-Ming Cui、Li-Wen Xu
    DOI:10.1002/cctc.201700390
    日期:2017.8.23
    hydrosilylation of alkynes controlled by a platinum catalyst with a monophosphine ligand (called TBSO-MOP) was explored. The platinum-catalyzed multicomponent and sequential silylation reaction involving alkynes, alcohols, and dihydrosilanes resulted in the highly stereoselective and high-yielding construction of functional (E)-vinylsilyl ethers. Moreover, the one-pot bis-hydrosilyl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探索了一种用单膦配体的铂催化剂控制的炔烃氢化硅烷化的新方法(称为TBSO-MOP)。铂催化的涉及炔烃,醇和二氢硅烷的多组分和顺序硅烷化反应导致功能性(E)-乙烯基甲硅烷基醚的高度立体选择性和高产率构建。此外,在相同的铂催化剂体系下,末端炔烃与二氢硅烷的一锅双氢化硅烷化反应也得以实现。
  • Monosodiumoxyorganoalkoxysilanes: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作者:E. A. Rebrov、A. M. Muzafarov
    DOI:10.1002/hc.20280
    日期:——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both monosodiumoxyorganoalkoxysilanes (MSOAS) and several secondary products.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evidence makes it possible to advance the mechanism behind this phenomenon and to defin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ure MSOAS with high yields. Different MSOA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basic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MSOAS are shown to
    详细研究了有机烷氧基硅烷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研究表明,该反应涉及多个阶段,并且涉及相当复杂的多步骤过程,这会导致形成单钠氧基有机烷氧基硅烷 (MSOAS) 和几种副产物。对实验证据的分析可以推进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并确定以高产率制备纯 MSOAS 的最佳条件。合成了不同的MSOAS并研究了它们的基本理化性质。MSOAS 被证明构成具有化学独立官能团的多功能试剂,它们与三甲基氯硅烷的反应通过 ONa 基团选择性地进行,而它们与三乙基硅烷醇和高级醇的相互作用仅通过 OAlk 基团进行。发现并详细研究了 MSOAS 和有机烷氧基硅烷之间通过 ONa 和 OAlk 基团的交换相互作用。与 MSOAS 热降解开始相对应的温度估计等于 180-190°C。©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杂原子化学 17:514–541, 2006; 在线发表于 Wiley InterScience
  • N-Heterocyclic Carbene Organocatalysts for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Silanes and Hydroxyl Compounds
    作者:Dongjing Gao、Chunming Cui
    DOI:10.1002/chem.201301893
    日期:2013.8.19
    Go organic! 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 1,3‐diisopropyl‐4,5‐dimethylimidazol‐2‐ylidene (IiPr) has been found to be an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catalyst for the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a wide range of silanes and hydroxyl groups to form SiO bonds under mild and solvent‐free conditions (see scheme). Mechanist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activation of hydroxyl groups by the NHC is the most plausible
    走向有机!N-杂环卡宾(NHC)1,3-二异丙基-4,5-二甲基咪唑-2-亚基(I我PR)已被发现是用于各种硅烷和羟基的脱氢偶联的高效和选择性的催化剂在无溶剂的温和条件下形成SiO键(请参见方案)。机理研究表明,NHC活化羟基是该过程中最合理的初始步骤。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