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trimethylsilyl)-1-(naphth-1-yl)propa-1,2-di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trimethylsilyl)-1-(naphth-1-yl)propa-1,2-diene
英文别名
1-(1-napthyl)-1-trimethylsilylallene
1-(trimethylsilyl)-1-(naphth-1-yl)propa-1,2-di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8Si
mdl
——
分子量
238.404
InChiKey
WBTALTMYSRIGH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9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iron nonacarbonyl 、 1-(trimethylsilyl)-1-(naphth-1-yl)propa-1,2-diene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4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铁介导的1,1-二取代的烯丙基硅烷的Pauson-Khand反应的研究:反应性三元铁金属环的机理研究†
    摘要:
    1,2-二取代的烯丙基硅烷的Pauson-Khand反应已使用二铁九碳羰基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描述了三元铁金属环作为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特征,从而导致立体选择性地形成高度官能化的4-亚烷基-2-环戊烯-1-酮。对反应曲线的研究提供了导致提出立体选择性机理途径的见解,该途径以前未曾探索过。此外,已使用计算化学检查了这些反应,并且这些工作详细说明了Fe(CO)4的独特行为及其在Pauson-Khand过程中的作用。
    DOI:
    10.1039/c2sc21404k
  • 作为产物:
    描述:
    1-(三甲基硅基)丙炔1-碘萘正丁基锂 、 zinc dibromide 、 四(三苯基膦)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5.17h, 以41%的产率得到1-(trimethylsilyl)-3-(naphth-1-yl)prop-1-yne
    参考文献:
    名称:
    涉及烯丙基/炔丙基钯物质的偶联反应中区域选择性的调节。
    摘要:
    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偶联模式,用于Pd(0)催化的烯丙基/炔丙基锌试剂与有机卤化物或炔丙基碳酸酯(乙酸盐)与相应的有机金属试剂的偶联反应。在研究了该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控制因素后,我们证明了两种反应物的位阻和有机卤化物的类型决定了该偶联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通过精细选择底物,可以调节区域选择性。基于这些结果,已经开发出用于高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地合成6-取代的6--5-己-2-烯酸酯和4,6-二烷基六-2,4,5-三烯酸酯的新方法。
    DOI:
    10.1021/jo01110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uning of Regioselectivity in the Coupling Reaction Involving Allenic/Propargylic Palladium Species
    作者:Shengming Ma、Aibin Zhang
    DOI:10.1021/jo0111098
    日期:2002.4.1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oupling patterns for the Pd(0)-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 of allenic/propargylic zinc reagents with organic halides or propargylic carbonates (acetat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organometallic reagents were observed. After studying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n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this react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eric hindrance of both reactants and the types of organic
    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偶联模式,用于Pd(0)催化的烯丙基/炔丙基锌试剂与有机卤化物或炔丙基碳酸酯(乙酸盐)与相应的有机金属试剂的偶联反应。在研究了该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控制因素后,我们证明了两种反应物的位阻和有机卤化物的类型决定了该偶联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通过精细选择底物,可以调节区域选择性。基于这些结果,已经开发出用于高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地合成6-取代的6--5-己-2-烯酸酯和4,6-二烷基六-2,4,5-三烯酸酯的新方法。
  • Studies of iron-mediated Pauson–Khand reactions of 1,1-disubstituted-allenylsilanes: mechanistic implications for a reactive three-membered iron metallacycle
    作者:David R. Williams、Akshay A. Shah、Shivnath Mazumder、Mu-Hyun Baik
    DOI:10.1039/c2sc21404k
    日期:——
    Pauson–Khand reactions of 1,1-disubstituted allenylsilanes have been explored using diiron nonacarbonyl. These studies describ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membered iron metallacycles as reaction-competent intermediates leading to stereoselective formation of highly functionalized 4-alkylidene-2-cyclopenten-1-ones. Studies of the reaction profile provide insights leading to the proposal of a stereoselective
    1,2-二取代的烯丙基硅烷的Pauson-Khand反应已使用二铁九碳羰基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描述了三元铁金属环作为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特征,从而导致立体选择性地形成高度官能化的4-亚烷基-2-环戊烯-1-酮。对反应曲线的研究提供了导致提出立体选择性机理途径的见解,该途径以前未曾探索过。此外,已使用计算化学检查了这些反应,并且这些工作详细说明了Fe(CO)4的独特行为及其在Pauson-Khand过程中的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