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bromoindolizin-3-yl)ethan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bromoindolizin-3-yl)ethanone
英文别名
1-(1-Bromoindolizin-3-yl)ethanone
1-(1-bromoindolizin-3-yl)ethan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8BrNO
mdl
——
分子量
238.084
InChiKey
JRUPGOPJBDXNS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21.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bromoindolizin-3-yl)ethanone4-羟甲基苯硼酸1,1'-双(二苯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II)二氯甲烷复合物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11%的产率得到1-(1-(4-(hydroxymethyl)phenyl)indolizin-3-yl)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和表征GSK2801,溴结构域BAZ2A和BAZ2B的选择性化学探针。
    摘要:
    溴结构域是乙酰赖氨酸特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域,最近已成为调节基因转录的抑制剂的开发的新目标类别。包含两个密切相关的bromodomain的蛋白质BAZ2A和BAZ2B构成了核仁重塑复合物(NoRC)的中央支架蛋白,该蛋白调节非编码RNA的表达。然而,BAZ2 bromodomains具有较低的预测药物作用性,到目前为止,尚未公开选择性抑制剂。在这里,我们报告了GSK2801的发展,GSK2801是BAZ2A和BAZ2B溴结构域的有效,选择性和细胞活性乙酰赖氨酸竞争性抑制剂,以及无活性的对照化合物GSK8573。对于BAZ2B和BAZ2A,GSK2801分别以136和257 nM的解离常数(KD)结合BAZ2溴结构域。晶体结构表现出规范的乙酰赖氨酸竞争结合模式。使用荧光漂白后的荧光恢复(FRAP)监测GFP-BAZ2A从乙酰化染色质的置换来证明细胞活性。在小鼠中进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口服口
    DOI:
    10.1021/acs.jmedchem.5b00209
  • 作为产物:
    描述:
    N-氯化乙酮吡啶manganese(IV) oxide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碳酸氢钠三乙胺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33h, 生成 1-(1-bromoindolizin-3-yl)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和表征GSK2801,溴结构域BAZ2A和BAZ2B的选择性化学探针。
    摘要:
    溴结构域是乙酰赖氨酸特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域,最近已成为调节基因转录的抑制剂的开发的新目标类别。包含两个密切相关的bromodomain的蛋白质BAZ2A和BAZ2B构成了核仁重塑复合物(NoRC)的中央支架蛋白,该蛋白调节非编码RNA的表达。然而,BAZ2 bromodomains具有较低的预测药物作用性,到目前为止,尚未公开选择性抑制剂。在这里,我们报告了GSK2801的发展,GSK2801是BAZ2A和BAZ2B溴结构域的有效,选择性和细胞活性乙酰赖氨酸竞争性抑制剂,以及无活性的对照化合物GSK8573。对于BAZ2B和BAZ2A,GSK2801分别以136和257 nM的解离常数(KD)结合BAZ2溴结构域。晶体结构表现出规范的乙酰赖氨酸竞争结合模式。使用荧光漂白后的荧光恢复(FRAP)监测GFP-BAZ2A从乙酰化染色质的置换来证明细胞活性。在小鼠中进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口服口
    DOI:
    10.1021/acs.jmedchem.5b002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II)-Catalyzed Indolizines Formation Followed by Dehydrogenative Functionalization Cascade to Synthesize 1-Bromoindolizines
    作者:Fuyao Wang、Yongmiao Shen、Huayou Hu、Xiangshan Wang、Hui Wu、Yun Liu
    DOI:10.1021/jo501626b
    日期:2014.10.17
    one-pot, three-component cascade reaction between pyridine, α-acylmethylbromide, and maleic anhydride leading to direct access of 1-bromoindolizines in high yield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protocol is accomplished via a reaction sequence of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the pyridinium ylide with maleic anhydride, oxidative decarboxylation of the primary cycloadduct, and dehydrogenative bromination of
    已经开发了吡啶,α-酰基甲基化物和马来酸酐之间的一锅三组分级联反应,该反应导致高产率直接获得1-溴吲哚并二氮杂。该方案是通过吡啶鎓叶立德与马来酸酐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伯环加合物的氧化脱羧作用以及所得的1-未取代的吲哚嗪的脱氢化反应完成的。用作催化剂,氧气用作末端氧化剂。该反应代表在C-1位的吲哚嗪碱过渡属催化的直接脱氢化反应的第一个例子。此外,可以通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将获得的1-溴吲哚并酮转化为其他1-取代的吲哚嗪,例如1-芳基吲哚并嗪。
  • 인돌리진 유도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인터페론 유전자 자극제 조성물
    申请人: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公开号:KR20220053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2
    본 발명은 인돌리진 유도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인터페론 유전자 자극제 조성물에 관한 것으로 이는 시클릭-디-뉴클레오티드 단독 사용에 비하여 낮은 잘병 제어율의 문제를 해결할 수 있고, 구체적으로 상기 화학식 I의 화합물과 함께 사용함으로써 적은 농도의 시클릭-디-뉴클레오티드의 사용에도 높은 활성을 가질 수 있다.
    本发明涉及以吲哚利嗪衍生物为有效成分的干扰素基因刺激剂组合物,与单独使用环二核苷酸相比,该组合物可以解决安康控制率低的问题,更特别的是,通过与式Ⅰ化合物结合使用,即使使用低浓度的环二核苷酸,也可以具有高活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4aS-反式)-八氢-1H-吡咯并[3,4-b]吡啶 骆驼蓬酸 顺-六氢-1H-吡咯并[3,2-B]吡啶-4(2H)-羧酸叔丁基酯 螺哌啶-4,3’-3H吡咯并[2,3-b]吡啶-2’(1’H)-酮 螺[哌啶-4,3'-吡咯并[2,3-B]吡啶]-2'(1'H)-酮盐酸盐 莫西沙星杂质69 苹果酸法米替尼 苯乙胺,a,4-二甲基-b-苯基- 苄基-11氢吡咯并[3,4-B]吡啶 罗沙布林 甲基6-甲酰基-1-甲基-1H-吡咯并[3,2-b]吡啶-2-羧酸酯 甲基5-氰基-1H-吡咯并[2,3-b]吡啶-2-羧酸酯 甲基4-溴-1H-吡咯并[2,3-B]吡啶-2-甲酸基酯 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5-甲酸酯 甲基-1-甲氧基-4-吡咯并[3,2-c]吡啶 甲基 5-硝基-1H-吡咯并[2,3-B]吡啶-2-羧酸 环戊二烯并[4,5]吡咯并[2,3-B]吡啶,5,6,7,8-四氢 氧代-(1H-吡咯并[2,3-b]吡啶-3-基)-乙酸甲酯 培西达替尼盐酸盐 培西达替尼 吲嗪 吲哚嗪-6-羧酸乙酯 吲哚嗪-3-甲腈 吲哚嗪-2-羧酸甲酯 吲哚嗪-2-羧酸 吡啶并[2,3-b]吡嗪-3(4H)-酮,2-(3-吡啶基甲基)-4-[3-[2-(5-嘧啶基)乙烯基]苯基]-,(E)- 叔丁基八氢-1H-吡咯并[2,3-c]吡啶-6-羧酸盐 叔丁基5-溴-7-氯-3-碘-1H-吡咯并[2,3-c]吡啶-1-羧酸盐 叔丁基5-溴-7-氯-1H-吡咯并[2,3-c]吡啶-1-羧酸盐 叔丁基3-甲酰基-5-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1-羧酸盐 叔丁基3-(3-羟丙基-1-炔基)-5-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1-羧酸盐 叔丁基(5-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3-基)氨基甲酸酯 叔丁基((5-氟代-1H-吡咯并[2,3-b]吡啶-4-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叔-丁基3-碘-1H-吡咯并[2,3-c]吡啶-1-羧酸酯 反式-六氢-1H-吡咯并[3,4-C]吡啶-5(6H)-羧酸叔丁酯 化合物 T28221 八氢吡咯并[3.4-b]吡啶-1-羧酸叔丁酯 八氢吡咯并[3,4-b]吡啶 八氢-吡咯[3,4-C]吡啶-2-甲酸叔丁酯 八氢-6-(苯基甲基)-1H-吡咯并[3,4-b]吡啶-1-羧酸 1,1-二甲基乙酯 八氢-1H-吡咯并[3,4-C]吡啶 二苯基(吡咯并[2,3-b]吡啶-1-基)膦 二乙基1H-吡咯并[2,3B]吡啶-2,6-二甲酸基酯 乙基7-氯-3-甲基-1H-吡咯并[3,2-b]吡啶-2-甲酸基酯 乙基7-氮杂吲哚-4-羧酸酯 乙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1H-吡咯并[2,3-b]吡啶-2-羧酸酯 乙基3-氨基-2-吲嗪羧酸酯 乙基1-乙基-1H-吡咯并[3,2-c]吡啶-6-羧酸酯 中氮茚-7-羧酸甲酯 中氮茚-6-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