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is(trimethylsilyl)methyl)benzo[d]oxazo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is(trimethylsilyl)methyl)benzo[d]oxazole
英文别名
[1,3-Benzoxazol-2-yl(trimethylsilyl)methyl]-trimethylsilane
2-(bis(trimethylsilyl)methyl)benzo[d]oxazo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23NOSi2
mdl
——
分子量
277.514
InChiKey
KXYFYRUKLYZWH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并恶唑bis(trimethylsilyl)diazomethanecopper(l) iodidelithium tert-butox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78%的产率得到2-(bis(trimethylsilyl)methyl)benzo[d]ox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Cu(I)催化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重氮甲烷与苯并恶唑和恶唑反应中的形式碳氢键
    摘要:
    报道了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重氮甲烷与苯并恶唑/恶唑的Cu(I)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可以容忍各种各样的官能团。该反应提供了一种将1,1-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直接引入杂芳族CH键的新方法。还提出了1,1-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化的杂芳族化合物的后续转化。
    DOI:
    10.1021/acs.orglett.9b003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ormal Carbene C–H Bond Insertion in the Cu(I)-Catalyzed Reaction of Bis(trimethylsilyl)diazomethane with Benzoxazoles and Oxazoles
    作者:Shuai Wang、Shuai Xu、Cheng Yang、Hanli Sun、Jianbo Wang
    DOI:10.1021/acs.orglett.9b00391
    日期:2019.3.15
    A Cu(I)-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bis(trimethylsilyl)diazomethane and benzoxazoles/oxazoles is reported.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al groups can be tolerated in this transformation. This reaction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directly introduce a 1,1-bis(trimethylsilyl)methyl group into heteroaromatic C–H bonds.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s of 1,1-bis(trimethylsilyl)-methylated heteroaromatic compounds
    报道了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重氮甲烷与苯并恶唑/恶唑的Cu(I)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可以容忍各种各样的官能团。该反应提供了一种将1,1-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直接引入杂芳族CH键的新方法。还提出了1,1-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化的杂芳族化合物的后续转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钙离子载体A23187半镁盐 荧光增白剂EBF 苯并恶唑胺 苯并恶唑的取代物 苯并恶唑甲磺酰氯 苯并恶唑基-2-甲酰基-S-乙基-异缩氨基硫脲 苯并恶唑-2-羧酸酰肼 苯并恶唑-2-磺酸 苯并恶唑-2-甲酸 苯并恶唑-2-甲磺酸钠 苯并恶唑-2-乙酸 苯并恶唑 苯并噁唑-5-甲酸 苯并噁唑-2-羧酸乙酯 苯并噁唑-2-甲醛 苯并噁唑,4,7-二氯-2-(氯甲基)- 苯并噁唑,2-叠氮- 苯并噁唑,2-(氯甲基)-4,7-二氟- 苯并[d]恶唑-7-甲酸甲酯 苯并[d]恶唑-5-硼酸频哪醇酯 苯并[d]噁唑-6-甲醛 苯并[d]噁唑-2-羧酸甲酯 苯并[d]噁唑-2-甲醇 苯并[D]恶唑-7-胺 苯并[D]噁唑-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噁唑-2-羧酸钾 苯并-13C6-噁唑 离子载体 碘化二氢2-[3-(5,6-二氯-1,3-二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硫代偏糖醛 甲酰胺,N-乙基-N-[6-[(3-甲酰基苯氧基)甲基]-2-苯并噁唑基]- 甲酰胺,N-[6-(溴甲基)-2-苯并噁唑基]-N-乙基- 甲基硫酸1-甲基-8-[(甲基氨基甲酰)氧代]喹啉正离子 甲基6-氨基-1,3-苯并恶唑-2-羧酸酯 甲基2-氨基-1,3-苯并恶唑-5-羧酸酯 甲基1,3-苯并恶唑-2-基乙酸酯 甲基-2-乙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甲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环戊二烯并[e][1,3]恶嗪-5,6-二胺 环戊二烯并[d][1,3]恶嗪-6,7-二胺 溴氯唑酮 溴化二氢2-[3-[1-[4-[(乙酰氨基)磺基基]丁基]-5,6-二氯-3-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6-氯-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甲基酯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甲基(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酯 氯唑沙宗-2-13C-3-15N-羟基-18O 氯唑沙宗 氯化3-乙基-2-[2-(1-乙基-2,5-二甲基-1H-吡咯-3-基)乙烯基]苯并恶唑翁盐 昂唑司特 拂来星-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