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1-naphthylmethyl)phenyl]ethan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1-naphthylmethyl)phenyl]ethanol
英文别名
2-[2-(Naphthalen-1-ylmethyl)phenyl]ethanol
2-[2-(1-naphthylmethyl)phenyl]ethan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8O
mdl
——
分子量
262.351
InChiKey
DXVBMCXZPPEEH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色满1-溴代萘4,4'-二叔丁基苯并四(三苯基膦)钯 lithium 、 zinc di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5h, 以56%的产率得到2-[2-(1-naphthylmethyl)phenyl]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钯促进官能化有机锂化合物通过其锌衍生物芳基化
    摘要:
    不同官能化有机锂化合物 2、5、8 和 13 的反应 [通过 DTBB 催化的异色烷 (1)、酞烷 (4)、2,3-二氢苯并呋喃 (7) 和 1-氯-3,3 的锂化容易制备-二乙氧基丙烷 (12),分别] 与等分子量的溴化锌,然后在催化量的 [Pd(PPh3)4] 或 [Pd(PPh3)2(OAc) 存在下与芳基或烯基溴化物反应)2] (5 mol %) 在 THF 回流下过夜,分别得到预期的交叉偶联产物 3、6、9 和 14。这种芳基化或烯基化过程也适用于相应的碘化衍生物,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在不存在锌和钯化合物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Wiley-VCH Verlag GmbH,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2)
    DOI:
    10.1002/1099-0690(200206)2002:12<1989::aid-ejoc1989>3.0.co;2-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egishi cross-coupling with functionalised organozinc compounds prepared by lithium–zinc transmetallation
    作者:Miguel Yus、Joaquı́n Gomis
    DOI:10.1016/s0040-4039(01)01104-2
    日期:2001.8
    The reaction of some functionalised organolithium compounds 2 (easily prepared by DTBB-catalysed lithiation of isochroman, phthalan and 2,3-dihydrobenzofuran) with an equimolecular amount of zinc bromide followed by reaction with an aryl or alkenyl bromide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Pd(PPh3)4 or Pd(PPh3)2(OAc)2 (5 mol%) under THF reflux overnight gave the expected cross-coupling compounds
    某些功能化的有机锂化合物2(通过DTBB催化的异色满,邻苯二甲酸和2,3-二氢苯并呋喃的锂化反应轻松制备)与等摩尔量的溴化锌反应,然后在催化量的存在下与芳基或烯基溴化物反应在THF回流下,将Pd(PPh 3)4或Pd(PPh 3)2(OAc)2(5 mol%)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得到预期的交叉偶联化合物。在没有锌或钯化合物的情况下,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无法对碘化底物起作用的这些芳基化或烯基化过程。
  • Palladium-Promoted Arylation of Functionalised Organolithium Compounds via Their Zinc Derivatives
    作者:Miguel Yus、Joaquín Gomis
    DOI:10.1002/1099-0690(200206)2002:12<1989::aid-ejoc1989>3.0.co;2-a
    日期:2002.6
    The reaction of different functionalised organolithium compounds 2, 5, 8, and 13 [easily prepared by DTBB-catalysed lithiation of isochromane (1), phthalane (4), 2,3-dihydrobenzofuran (7) and 1-chloro-3,3-diethoxypropane (12), respectively] with an equimolecular amount of zinc bromide, followed by reaction with an aryl or an alkenyl bromide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Pd(PPh3)4] or [Pd(PPh3)2(OAc)2]
    不同官能化有机锂化合物 2、5、8 和 13 的反应 [通过 DTBB 催化的异色烷 (1)、酞烷 (4)、2,3-二氢苯并呋喃 (7) 和 1-氯-3,3 的锂化容易制备-二乙氧基丙烷 (12),分别] 与等分子量的溴化锌,然后在催化量的 [Pd(PPh3)4] 或 [Pd(PPh3)2(OAc) 存在下与芳基或烯基溴化物反应)2] (5 mol %) 在 THF 回流下过夜,分别得到预期的交叉偶联产物 3、6、9 和 14。这种芳基化或烯基化过程也适用于相应的碘化衍生物,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在不存在锌和钯化合物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Wiley-VCH Verlag GmbH,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