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己基(三甲基)锗烷 | 61518-53-4

中文名称
己基(三甲基)锗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Hexyl-trimethylgerman
英文别名
Trimethyl-n-hexylgerman;hexyltrimethylgermane;Hexyl(trimethyl)germane;hexyl(trimethyl)germane
己基(三甲基)锗烷化学式
CAS
61518-53-4
化学式
C9H22Ge
mdl
——
分子量
202.864
InChiKey
NKGLWSLUUZOML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87.0±23.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SDS

SDS:629682008e7cc68e52622462434cf4fe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氯化锡己基(三甲基)锗烷乙酰氯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以17%的产率得到chlorodimethylhexylgermane
    参考文献:
    名称:
    14族元素对环丁烯开环反应的取代作用†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在3位带有14族元素的环丁烯,并研究了它们的热开环反应。 碳取代的 环丁烯通过向外的途径进行开环反应,仅得到E-二烯。另一方面,甲硅烷基,癸基和苯乙​​烯基取代的环丁烯的开环反应在向外和向内均发生,得到E和Z异构体的混合物。计算的过渡态和总体分析的结构特征表明,Z异构体的形成可归因于HOMO与第14组元素的σ *轨道之间的供体/受体相互作用。有趣的是,内向偏好的顺序是硅 > 锡 > 通用电器。通过考虑能隙和σ *轨道与HOMO之间的重叠量,来解释甲硅烷基,癸基和苯乙​​烯基取代基的这些旋转行为。
    DOI:
    10.1039/c004972g
  • 作为产物:
    描述:
    1-己烯三甲基锗烷 在 [(Pt(μ-H)(GeMe3)[P(C6H11)3])2]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己基(三甲基)锗烷
    参考文献:
    名称:
    反式-二-μ-氢化物-双(三环己基膦)双(甲硅烷基)二铂配合物催化的烯烃的氢化硅烷化
    摘要:
    双铂配合物[{Pt(SiR 3)(µ-H)[(C 6 H 11)3 P]} 2 ]催化硅烷R 3 SiH的添加(R = Me,Et,PhCH 2,Ph,OEt,或Cl)为戊-1-烯,己-1-烯,苯乙烯,烯丙基氯和2-甲基丙烯。硅烷的反应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e 2 EtSiH≃Me 2 PhSiH≃Me 2(PhCH 2)SiH ClMe 2 SiH> Me 3 SiH> Cl 3 SiH Et 3 SiH (EtO)3 SiH,但烯丙基氯除外它是Cl3 SiH> Cl 2 MeSiH> Me 2 PhSiHClMe 2 SiH。加氢甲硅烷基化反应经常强烈放热,在催化剂:反应物比率为10 –4 –10 –6:1的情况下以高收率进行反应。六元-1,5-二烯,八元-1,7-二烯和4-乙烯基环己烯也会发生反应使用相同的催化剂体系,可以轻松地与硅烷一起使用。六(1,5-二烯)和八(1,7-二烯)可提
    DOI:
    10.1039/dt97700015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drosilylation of olefins catalysed by trans-di-µ-hydrido-bis(tricyclohexylphosphine)bis(silyl)diplatinum complexes
    作者:Michael Green、John L. Spencer、F. Gordon A. Stone、Constantinos A. Tsipis
    DOI:10.1039/dt9770001519
    日期:——
    The diplatinum complexes [Pt(SiR3)(µ-H)[(C6H11)3P]}2] catalyse the addition of silanes R3SiH (R = Me, Et, PhCH2, Ph, OEt, or Cl) to pent-1-ene, hex-1-ene, styrene, allyl chloride, and 2-methylpropene. Reactivity of the silanes is qualitatively in the order: Me2EtSiH ≃ Me2PhSiH ≃ Me2(PhCH2) SiH ClMe2SiH > Me3SiH > Cl3SiH Et3SiH (EtO)3SiH, except for allyl chloride for which it is Cl3SiH > Cl2MeSiH
    双铂配合物[Pt(SiR 3)(µ-H)[(C 6 H 11)3 P]} 2 ]催化硅烷R 3 SiH的添加(R = Me,Et,PhCH 2,Ph,OEt,或Cl)为戊-1-烯,己-1-烯,苯乙烯,烯丙基氯和2-甲基丙烯。硅烷的反应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e 2 EtSiH≃Me 2 PhSiH≃Me 2(PhCH 2)SiH ClMe 2 SiH> Me 3 SiH> Cl 3 SiH Et 3 SiH (EtO)3 SiH,但烯丙基氯除外它是Cl3 SiH> Cl 2 MeSiH> Me 2 PhSiHClMe 2 SiH。加氢甲硅烷基化反应经常强烈放热,在催化剂:反应物比率为10 –4 –10 –6:1的情况下以高收率进行反应。六元-1,5-二烯,八元-1,7-二烯和4-乙烯基环己烯也会发生反应使用相同的催化剂体系,可以轻松地与硅烷一起使用。六(1,5-二烯)和八(1,7-二烯)可提
  • Substituent effect of group 14 elements on the ring-opening reaction of cyclobutene
    作者:Munehiro Hasegawa、Ippei Usui、Soichiro Konno、Masahiro Murakami
    DOI:10.1039/c004972g
    日期:——
    group 14 elements at the 3-position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thermal ring-opening reactions were studied. Carbon-substituted cyclobutene underwent the ring-opening reaction through an outward pathway to afford the E-diene exclusive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ring-opening reaction of the silyl, germyl, and stannyl substituted cyclobutenes occurred in both outward and inward directions giving a mixture
    合成了一系列在3位带有14族元素的环丁烯,并研究了它们的热开环反应。 碳取代的 环丁烯通过向外的途径进行开环反应,仅得到E-二烯。另一方面,甲硅烷基,癸基和苯乙​​烯基取代的环丁烯的开环反应在向外和向内均发生,得到E和Z异构体的混合物。计算的过渡态和总体分析的结构特征表明,Z异构体的形成可归因于HOMO与第14组元素的σ *轨道之间的供体/受体相互作用。有趣的是,内向偏好的顺序是硅 > 锡 > 通用电器。通过考虑能隙和σ *轨道与HOMO之间的重叠量,来解释甲硅烷基,癸基和苯乙​​烯基取代基的这些旋转行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