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伐米(IPM)是环磷酰胺(CPA)的常见代谢产物,被认为是CPA表现出抗肿瘤活性的原因之一。然而,直接使用帕利伐米作为抗癌剂的努力未获成功,部分原因在于该化合物的不稳定性。尽管已经合成了帕利伐米并进行了初步生物学评估,但由于其不稳定性质,未能被分离用于人类治疗。
生物活性Palifosfamide(ZIO-201、异环磷酰胺甲基化物)是一种新型DNA烷化剂,为异环磷酰胺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活性。
体外研究帕利伐米赖氨酸盐(ZIO-201)是帕利伐米的一种稳定形式,在多种软组织肉瘤细胞系中表现出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大多数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IC₅₀)范围为2.25至6.75 μM,但OS222除外,其IC₅₀值高达31.5 μM。
体内研究在异位移植瘤模型中观察到肿瘤生长抑制现象,特别是对OS31和OS33以及横纹肌肉瘤(RMS)的异位移植瘤。在OS31异位移植瘤中还发现ALDH3A1基因表达差异而未见ALDH1A1基因表达变化。帕利伐米赖氨酸盐在小鼠中的稳定形式可抑制MX-1肿瘤生长超过80%,并产生约17%的完全抗肿瘤反应。帕利伐米赖氨酸盐在大鼠中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8%-73%,与静脉给药相当,且其抗肿瘤活性也一致。将帕利伐米-三羟胺与多西他赛或阿霉素联合使用,在优化剂量方案下可使62%-75%的小鼠实现完全肿瘤缓解。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N-(2-chloroethyl)-N'-(aziridinyl) ifosfamide mustard | —— | C4H10ClN2O2P | 184.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