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氯化铪 | 13499-05-3

中文名称
氯化铪
中文别名
四氯化铪;氯化铪(IV)
英文名称
hafnium tetrachloride
英文别名
hafnium(IV)chloride;HfCl4;hafnium chloride;Hafnium (IV) chloride;hafnium(4+);tetrachloride
氯化铪化学式
CAS
13499-05-3
化学式
Cl4Hf
mdl
——
分子量
320.302
InChiKey
PDPJQWYGJJBYLF-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32 °C (lit.)
  • 沸点:
    315.47°C (estimate)
  • 密度:
    1.89 g/cm3
  • 溶解度:
    易溶于甲醇和丙酮。
  • 暴露限值:
    a/nm
  • 物理描述:
    DryPowder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是稳定的。应避免接触水分和潮湿环境以及氧化物。该物质会在大气压下于317℃升华,并且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它极易溶于水并会发生水解反应。建议最好在干燥箱中进行处理。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6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职业性肝毒素 - 第二性肝毒素:在职业环境中的毒性效应潜力是基于人类摄入或动物实验的中毒案例。 皮肤毒素 - 皮肤烧伤。 毒性肺炎 - 由于吸入金属烟雾或有毒气体和蒸气引起的肺部炎症。
Occupational hepatotoxin - Secondary hepatotoxins: the potential for toxic effect in the occupational setting is based on cases of poisoning by human ingestion or animal experimentation.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Toxic Pneumonitis - Inflammation of the lungs induced by inhalation of metal fumes or toxic gases and vapor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273985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0 8/PG 2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
  • 储存条件:
    常温密闭保存,阴凉、通风、干燥的惰性气体环境中。

SDS

SDS:6e919981317407402fb12685047da0db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四氯化铪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腐蚀 (类别 1B)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或烟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30 + P331 如果吞咽:漱口,不要催吐。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l4Hf
分子式
: 320.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Hafnium tetrachlorid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3499-05-3
No.) 236-826-5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氯化氢气体, 二氧化铪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1 hPa 在 190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260 国际海运危规: 3260 国际空运危规: 3260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
国际海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
国际空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8 国际海运危规: 8 国际空运危规: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氯化铪广泛应用于多种特殊领域,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学中,也可用作催化剂。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氯化铪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正己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66.1%的产率得到isopropylidene(cyclopentadienyl)(3-tert-butyl-5-methyl-2-phenoxy)hafnium di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ALLOCENE COMPOUND
    摘要:
    公开号:
    EP1785429B1
  • 作为产物:
    描述: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氯化铪
    参考文献:
    名称:
    稀有气体基质中某些四氯化物的振动光谱,特别是参考ThCl 4和UCI 4的分子形状
    摘要:
    报告了在惰性气体基质中分离的锡,铅,ha,th和铀四氯化物的红外光谱。对于锡,铅和ha化合物所获得的结果遵循四面体分子的预期同位素模式,只是观察到全35 Cl同位素异构体在高频方面还具有其他弱点。相反,对于四氯化th,观察到的光谱不是T d分子的特征,而是可以适合于具有C 2 v对称性的物质。四氯化铀获得了相似的结果(尽管不够详细)。
    DOI:
    10.1039/dt9840000819
  • 作为试剂:
    描述:
    PF1052 在 氯化铪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以62 %的产率得到(+)-epicolidine C
    参考文献:
    名称:
    (+)-表考利丁 C 和 spylidone 6/6/6/5 四环核心的合成
    摘要:
    (+)-epicolidine C 的首次全合成是通过后期 HfCl 介导的环氧化物从 (+)-PF1052 打开来完成的。 Spylidone 的 6/6/6/5 四环核心也由 (+)-AB4015-B 通过后期碘 (I) 或锰 (III) 介导的氧化环化反应构建,其绝对立体结构得到明确证实通过X射线晶体学分析。
    DOI:
    10.1016/j.tetlet.2024.1551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Organic Layers as Multifunctional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for Enhanced Photoredox Catalysis
    作者:Guangxu Lan、Yangjian Quan、Maolin Wang、Geoffrey T. Nash、Eric You、Yang Song、Samuel S. Veroneau、Xiaomin Jiang、Wenbin Lin
    DOI:10.1021/jacs.9b08956
    日期:2019.10.9
    Metal-organic layers (MOLs) have recently emerged as a novel class of molecular 2D materials with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catalytic applications. Herein we report the design of a new multifunctional MOL, Hf12-Ir-Ni, by laterally linking Hf12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 (SBUs) with photosensitizing Ir(DBB)[dF(CF3)ppy]2+ [DBB-Ir-F, DBB = 4,4'-di(4-benzoato)-2,2'-bipyridine; dF(CF3)ppy = 2-(2,4-difluo
    金属有机层 (MOL) 最近已成为一类具有催化应用潜力的新型分子 2D 材料。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新型多功能 MOL Hf12-Ir-Ni 的设计,通过将 Hf12 二级构建单元 (SBU) 与光敏 Ir(DBB)[dF(CF3)ppy]2+ [DBB-Ir-F, DBB] 横向连接= 4,4'-di(4-benzoato)-2,2'-联吡啶;dF(CF3)ppy = 2-(2,4-difluorophenyl)-5-(trifluoromethyl)pyridine] 桥接配体并用催化 Ni(MBA)Cl2 [MBA = 2-(4'-methyl-[2]) 垂直终止 SBU ,2'-联吡啶]-4-基)乙酸酯]封端剂。Hf12-Ir-Ni 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合成,并通过多种技术进行表征,包括 TEM、AFM、PXRD、TGA、NMR、ICP-MS、UV-Vis 和发光光谱。光敏 Ir 中心和催化
  • Mono- and dinuclear complexes of sulfones with the tetrachlorides of group 4
    作者:Paolo Biagini、Fausto Calderazzo、Fabio Marchetti、Guido Pampaloni、Stefano Ramello、Mario Salvalaggio、Roberto Santi、Silvia Spera
    DOI:10.1039/b405871b
    日期:——
    The reactions of dialkyl sulfones [R2SO2: R = Me (a), Et (b), Ph (c), R2 = –(CH2)4– (d)] with the metal tetrachlorides of Group 4 [MCl4: M = Ti (1), Zr(2), Hf (3)] give different products mainly depending on the sulfone/M molar ratio. Compounds of formula [M2Cl8(R2SO2)2] [M = Ti, R2 = –(CH2)4– (1d); M = Zr, R = Et (2b), R = Ph (2c)] and [MCl4(R2SO2)2] (sulfone/M = 2) [M = Ti, R = Me (1aa); M = Zr,
    二烷基砜[R 2 SO 2:R = Me(a),Et(b),Ph(c),R 2 =-(CH 2)4-(d)]与第4族金属四氯化物的反应MCl 4:M = Ti(1),Zr(2),Hf(3)]给出不同的产物,主要取决于砜/ M摩尔比。式[M 2 Cl 8(R 2 SO 2)2 ]的化合物[M = Ti,R 2 =-(CH 2)4-(1d);M = Zr,R = Et(2b),R = Ph(2c)]和[MCl 4(R 2 SO 2)2 ](砜/ M = 2)[M = Ti,R = Me(1aa);M = Zr,R = Me(2aa),R = Ph(2cc),R 2 = –(CH 2)4 –(2dd);M = Hf,R = Me(3aa),R 2 = –(CH 2)4 –(3dd)]。经过X射线衍射方法双核钛和锆加合物,钛[Ti 2氯8(μ-sulfolane- Ö,ö ')2 ](图1D)和[Zr的2氯8(μ-PH
  • Synthesis, characterisation, and polymerisation studies of hexamethylindenyl zirconocenes and hafnocenes
    作者:Thomas A.Q. Arnold、Jean-Charles Buffet、Zoë R. Turner、Dermot O'Hare
    DOI:10.1016/j.jorganchem.2015.01.019
    日期:2015.9
    of group 4 metallocene complexes based on the hexamethylindenyl ligand (C9Me6H; Ind#) have been prepared and fully characterised. The complexes rac-Ind2#ZrCl2 (rac-1), meso-Ind2#ZrCl2 (meso-1), rac-Ind2#HfCl2 (rac-2), meso-Ind2#HfCl2 (meso-2) wer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Ind#Li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Cl4 (where M = Zr, Hf); and rac-Ind2#Zr(CH2Ph)2 (rac-3) was derived from rac-1 using two equivalents
    基于六甲基茚基配体(C 9 Me 6 H; Ind #)的一组第4族茂金属配合物已经制备并充分表征。配合物的外消旋-印地语2个#ZrCl 2(rac- 1),中观-印地语2个#的ZrCl 2(中孔1),外消旋-印地语2个#HfCl 2(rac- 2),中观-印地语2个#通过Ind # Li与相应的MCl 4(其中M = Zr,Hf)反应,制得HfCl 2(meso- 2)。和RAC -印地语2个#的Zr(CH 2 PH)2(外消旋- 3)中的溶液衍生自外消旋-1使用氢苄两个当量(KCH 2 PH)。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这五个物种进行了表征,并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进行了研究。茂锆测试它们作为溶液相乙烯聚合催化剂的活性测试和外消旋1被发现优于内消旋-1至多温度。苄基类似物rac- 3的峰值活性是报道的二卤化物物种活性的两倍以上。
  • Metallocene Compounds Having Appended Lewis Acids and Polymerization Therewith
    申请人: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公开号:US20200071349A1
    公开(公告)日:2020-03-05
    This invention relates to metallocene compounds represented by the formula: catalyst systems comprising said metallocene compound and an activator or a reaction product of the metallocene compound with the at least one activator, and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using such metallocene compounds and activators, where Cp a and Cp b are optionally-substituted cyclopentadienyl rings; A is bridging group; q is zero or 1; Q is O, O(CR 3 R 4 ) m , (CR 3 R 4 ) m O, or (CR 3 R 4 ) m ; m is 0 to 18; Z is (CR 3 R 4 ) 2 ; LA is a Lewis acid; M is a transition metal; X 1 and X 2 are independently R 5 or OR 5 ; R 1 and R 2 are independently selected from optionally-substituted hydrocarbyl groups; R 3 and R 4 are independently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H, halogen, and an optionally-substituted hydrocarbyl group; and R 5 is alkyl, aryl, perfluoroalkyl, or perfluoroaryl.
    这项发明涉及由以下公式表示的茂金属化合物: 包括所述茂金属化合物和活化剂或所述茂金属化合物与至少一个活化剂的反应产物的催化剂体系,以及使用这种茂金属化合物和活化剂的聚合过程,其中Cp a 和Cp b 是可选择取代的环戊二烯基环;A是桥连基;q为零或1;Q为O、O(CR 3 R 4 ) m 、(CR 3 R 4 ) m O或(CR 3 R 4 ) m ;m为0至18;Z为(CR 3 R 4 ) 2 ;LA为路易斯酸;M为过渡金属;X 1 和X 2 独立地为R 5 或OR 5 ;R 1 和R 2 独立地选自可选择取代的烃基团;R 3 和R 4 独立地选自H、卤素和可选择取代的烃基团的群;R 5 为烷基、芳基、全氟烷基或全氟芳基。
  • Bridged metallocene catalysts with a pendant group 13 element, catalyst systems containing same, processes for making a polymer product using same, and products made from same
    申请人: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公开号:US10851187B2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A metallocene catalyst compound can comprise a structure represented by formula (F-MC) below comprising a first cyclopentadienyl ring with carbon atom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R1, R2, R4, and R5, and a second cyclopentadienyl ring with carbon atom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R10, R11, R12, and R13, and a bridging group (BG) directly connect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cyclopentadienyl rings A catalyst system can include the metallocene compound, a non-coordinating anion type activator comprising a supported alumoxane or aluminum alkyl, and optionally a scavenger. A process for making a polymeric product can comprise: contacting a C2-C22 alpha-olefin feed with the catalyst system to obtain a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ixture; and obtaining a polymer product from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ixture. A polymer product can be made by the process to exhibit at least an Mn from 7000 g/mol to 70000 g/mol and a PDI from 4.1 to 9.0.
    一种茂金属催化剂化合物可以包括以下由下式(F-MC)表示的结构,其中包括第一个环戊二烯基环,其碳原子直接连接到R1、R2、R4和R5,以及第二个环戊二烯基环,其碳原子直接连接到R10、R11、R12和R13,以及直接连接第一个和第二个环戊二烯基环的桥接基团(BG)。 催化剂体系可以包括茂金属化合物,一种非配位阴离子型活化剂,包括支撑的氧化铝烷氧化物或铝烷基,以及可选的清除剂。制备聚合物产品的方法可以包括:将C2-C22α-烯烃原料与催化剂体系接触,以获得聚合反应混合物;并从聚合反应混合物中获得聚合物产品。通过该方法可以制备聚合物产品,其至少具有从7000克/摩尔到70000克/摩尔的Mn和从4.1到9.0的PDI。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