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1-thiadecalin | 15436-7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1-thiadecalin
英文别名
cis,cis-2-Methyl-1-thiadecalin;2-methyl-3,4,4a,5,6,7,8,8a-octahydro-2H-thiochromene
2-Methyl-1-thiadecalin化学式
CAS
15436-77-8
化学式
C10H18S
mdl
——
分子量
170.319
InChiKey
UXIZJMFBZMPJG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5.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Methyl-1-thiadecalin间二溴苄 在 sodium perchlor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软电离质谱观察在由硫环/二溴化二甲苯合成双锍盐和双锍阳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过程中发生的异构效应
    摘要:
    摘要 为了通过串联电喷雾/电离质谱 (ESI-MS) 和碰撞-质谱法(ESI-MS)进一步研究从邻、间和对亚二甲苯基二溴化物以及单环和双环硫化物微合成双锍盐诱导解离 (CID)。反应产物通过 ESI-MS(无色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ESI-MS 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检测。结果表明,只有邻-和对-亚二甲苯基二溴化物与环状硫化物的反应产生相应的双锍盐,产生在 ESI 和 MALDI 电离期间从双电荷离子中消除质子化硫化物的产物。首次研究了在 ESI 条件下产生的双锍偶电子 dications 的断裂途径。质谱显示只有单电荷碎片的峰包括硫环烃残基、苯和含硫离子。观察并解释了邻位异构体和间位(对位)异构体之间显着的定量和定性差异,使它们易于区分。它们表现为硫环烷残留物的消除特性和m/z 104 和91 含苯离子的峰强度比。具有单环硫化物区域异构结构的异构双阳离子在 CID
    DOI:
    10.1016/j.ijms.2018.07.00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ERNY, M.;TRKA, A., COLLECT. CZECH. CHEM. COMMUN., 1983, 48, N 12, 3413-3420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io-isomeric effects in tandem mass spectra of sulfonium cations generated from thiacyclane based sulfonium salts under soft ionization conditions
    作者:Vladimir G Zaikin、Anton V Kozlov、Roman S Borisov、Igor Yu Shchapin
    DOI:10.1177/1469066717723909
    日期:2018.2
    corresponding sulfonium salts. The latter salts readily gave off corresponding sulfonium cations under abovementioned desorption/ionization conditions and these cations were precursor ions in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experiments. The main quantitative and frequently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spectra of isomers were manifested in mass numbers and relative intensities
    研究了偶电子锍离子的区域异构对串联电喷雾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的影响,该质谱是使用碰撞诱导解离记录的。最初的有机硫化物属于异构硫杂环烷系列(取代的 7- 和 8- 硫双环 [4.3.0] 壬烷,2- 和 3- 硫双环 [4.4.0] 癸烷)和苯基硫杂环戊烷。为了通过上述质谱法进行研究,将硫化物用甲基碘、乙基碘、它们的氘代类似物和三氟硼酸盐进行初步 S-烷基化,以形成相应的锍盐。后一种盐在上述解吸/电离条件下很容易释放出相应的锍阳离子,这些阳离子是碰撞诱导解离实验中的前体离子。异构体碰撞诱导解离光谱之间的主要定量和经常定性差异表现在离子的质量数和相对强度上,Alk-S+ = CHR(形式结构),源自含硫环的破坏。阳离子 Alk-S+ = CH2 的相应峰特别丰富,并且它们的强度通常大于其他 C 取代的同系物。2- 和 3- 苯基硫鎓阳离子的断裂特征之间的定性差异是只有后者才能消除中性 C2H4S
  • US4327233A
    申请人:——
    公开号:US4327233A
    公开(公告)日:1982-04-27
  • Soft-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ic observation of isomeric effects occurring in the synthesis of bis-sulfonium salts from thiacyclanes/xylylene dibromides and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of bis-sulfonium cations
    作者:Anton V. Kozlov、Roman S. Borisov、Vladimir G. Zaikin
    DOI:10.1016/j.ijms.2018.07.003
    日期:2018.9
    Abstract Micro-synthesis of bis-sulfonium salts from ortho-, meta- and para-xylylene dibromides and mono- and bicyclic sulfides was performed for their further investigation by tandem electrospray/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with the use of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CID). Reaction products were detected by ESI-MS (without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combine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摘要 为了通过串联电喷雾/电离质谱 (ESI-MS) 和碰撞-质谱法(ESI-MS)进一步研究从邻、间和对亚二甲苯基二溴化物以及单环和双环硫化物微合成双锍盐诱导解离 (CID)。反应产物通过 ESI-MS(无色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ESI-MS 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检测。结果表明,只有邻-和对-亚二甲苯基二溴化物与环状硫化物的反应产生相应的双锍盐,产生在 ESI 和 MALDI 电离期间从双电荷离子中消除质子化硫化物的产物。首次研究了在 ESI 条件下产生的双锍偶电子 dications 的断裂途径。质谱显示只有单电荷碎片的峰包括硫环烃残基、苯和含硫离子。观察并解释了邻位异构体和间位(对位)异构体之间显着的定量和定性差异,使它们易于区分。它们表现为硫环烷残留物的消除特性和m/z 104 和91 含苯离子的峰强度比。具有单环硫化物区域异构结构的异构双阳离子在 CID
  • CERNY, M.;TRKA, A., COLLECT. CZECH. CHEM. COMMUN., 1983, 48, N 12, 3413-3420
    作者:CERNY, M.、TRKA,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普卡林 硫化环戊烷 硫代环己酮 甲基(1,1-二氧化四氢-2h-噻喃-4-基)醋酸盐 四氢硫代吡喃-4-胺盐酸盐 四氢硫代吡喃-4-羰酰氯 四氢硫代吡喃-4-羧酸甲酯 四氢硫代吡喃-4-甲腈 四氢硫代吡喃-4-基甲醇 四氢硫代吡喃-3-甲醛 四氢噻喃-4-醇 四氢噻喃-4-酮肟 四氢噻喃-4-酮 1,1-二氧化物 四氢噻喃-4-酮 四氢噻喃-4-胺 四氢噻喃-4-肼双盐酸盐 四氢噻喃-4-甲醛 四氢-4H-硫代吡喃-4-酮 1-氧化物 四氢-4-氧代-2H-噻喃-3-甲酸甲酯 四氢-3-甲基-2H-噻喃 四氢-3-氧代-6H-噻喃-2-甲酸甲酯 四氢-2H-硫代吡喃-4-醇 1,1-二氧化物 四氢-2H-硫代吡喃-4-羧醛 1,1-二氧化物 四氢-2H-硫代吡喃-4-甲醇 1,1-二氧化物 四氢-2H-硫代吡喃-4-乙醛 四氢-2H-噻喃-4-羧酸甲酯1,1-二氧化物 四氢-2H-噻喃-4-甲酰肼 四氢-2H-噻喃-4-甲腈1,1-二氧化 四氢-2H-噻喃-3-醇1,1-二氧化物 四氢-2H-噻喃-3-羧酸1,1-二氧化物 四氢-(9ci)-2H-硫代吡喃-4-羧酸 噻-4-基甲胺 叔-丁基[(1S,2R)-1-苯甲基-2-羟基-3-[异丁基[(4-硝基苯基)磺酰]氨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二氢-5,5-二甲基-2H-硫基吡喃-3(4H)-酮-1,1-二氧化物 二氢-2H-硫代吡喃-3(4h)-酮 二氢-2H-硫代吡喃-3(4H)-酮-1,1-二氧化物 乙酸四氢-2H-噻喃-2-基酯 n-[四氢-2H-硫代吡喃-4-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酯 N-甲基四氢-2H-硫代吡喃-4-胺盐酸盐 N-甲基四氢-2H-噻喃-4-胺盐酸盐 N-甲基(四氢硫代吡喃-4-基)甲基胺 9-硫杂二环[3.3.1]壬烷-2,6-二酮 9-硫杂二环[3.3.1]壬烷 8-硫杂二环[3.2.1]辛烷-3-酮 8-硫杂-2,3-二氮杂螺[4.5]癸烷 7-硫杂-2-氮杂螺[3.5]壬烷半草酸酯 7-硫杂-2-氮杂螺[3.5]壬烷7,7-二氧化物 6-氧代四氢-2H-噻喃-2-羧酸 5-硫代-alpha-D-吡喃葡萄糖 5-硫代-alpha-D-吡喃葡萄糖